《全國中草藥彙編》
【別名】蘇蓋提[維名]
【來源】楊柳科白柳Salix alba L.,以葉、芽、根入藥。
【生境分佈】新疆、甘肅、青海。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清濕熱,祛風濕。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盆腔炎,腎炎,瘡癤。用白柳葉浸膏(每100公斤柳葉,可提7.5~10公斤浸膏)。製成片劑,每次服3~5片(每片0.5克),每日4~6次。
治黃疸型肝炎:鮮白柳芽3錢,開水沏,當茶飲(亦可與紅糖同服)。
治風濕性關節炎初起:白柳芽5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白柳 《中華本草》
【拼音名】 Bai Liǔ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白柳的枝葉或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lix alba L.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嫩枝葉或芽,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白柳,喬木,高達20m。老樹皮暗灰色,深縱裂。葉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5-12(-15)cm,寬1-3(-3.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幼葉兩面被白絹毛,後脫落;葉柄長約1cm,有白色絹毛,托葉披針形,邊緣有腺點,時脫落。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軸上密被白色絨毛;雄花序長3-5cm,藥藥鮮黃色,雄蕊2;苞片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淡黃色,有緣毛;腺體2,背生和腹生;雌花序長3-4.5cm,子房卵狀圓錐形,有短柄或近無柄,花柱短,常2淺裂,柱頭2裂;苞片全緣;腺體1,腹生,稀有1不發達的背腺。果序長3-5.5cm。花期4-5月,果期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多沿河生長,可以分佈到海拔3100m。
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芹菜素(apigenin),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柏木雙黃桐(cupressuflavone),還含維生素C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風除濕。主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腺腮炎;黃疸性肝炎;盆腔炎;腎炎;瘡癤;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