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螯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車螯,生海中,是大蛤,即蜃也。《本草圖經》:車螯之紫者,海人亦謂之紫貝。近世治癰疽方中多用,其殼鍛為灰敷瘡。南海、北海皆有之,采無時。人亦食其肉,雲味鹹平無毒,似蛤蜊而肉堅硬不及。亦可解酒毒。北中者殼粗不堪用也。

【拼音名】Chē ao

【英文名】chela

【別名】蜃、昌娥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硨磲科動物硨蠔的殼或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ippopus hippopus(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四季可捕,剖殼,將殼、肉洗淨,曬乾。

【原形態】硨蠔,貝殼呈不等四邊形或菱形,殼質重而堅厚,一般殼長153mm,高117mm,寬113mm,個別大型者長可達385mm,高達250mm,重達10kg。兩過大小相等。兩側不相等。殼頂位於背緣稍靠前方,殼頂前方中凹,足絲孔狹窄,足絲孔邊緣有排列整齊、緊鎖的齒狀突起。殼前端凸圓,後端稍尖,腹緣呈波狀屈曲。背緣略平。外韌帶長,黃褐色,濃淡不勻。殼白色或黃白色,精 糙不平,具有粗細不等的放射肋多條,並布有紫色斑點,幼體時更明顯。殼內面白色,有光澤。具有殼表放射肋相應的肋溝。鉸合部狹長,左、右殼各具主齒和側齒1枚。外套痕不清晰。閉殼肌痕卵圓形,位於殼中央稍近下方,但不甚明顯。足大,足絲不發達。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低潮區附近珊瑚或礁池內。

資源分佈:我國兩沙群島有分佈。

【化學成份】本品含硨磲凝集素(tridacnin)。

【性味】味甘;鹹;性寒

【歸經】脾;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積解酒。主發背癰疽;瘡癤腫毒,酒積癖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食療本草》:(車鰲)蝤蝥類,並不可多食之。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肉:解酒毒。消渴並癰腫。

2.《綱目》:殼:消積塊,解酒毒,治癰疽發背焮痛。

3.《綱目》:車螯,味鹹氣寒而降,陰中之陰也。入血分,故宋人用治癰疽,取惡物下,雲有奇功,亦須審其氣血虛實老少如何可也。今外科鮮知用者。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