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Chanɡ Gǎn Lan
【別名】竹蘭(《廣州植物誌》),石玉、胡連、草姜(《廣西藥植名錄》),大葉寮刁竹(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文哈海(傣名)。
【來源】為蘭科植物竹葉蘭的全草或根莖。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碎曬乾用。
【原形態】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1.5米。葉互生,闊線形,堅挺,長10~18厘米,寬2~3厘米,無葉柄,葉鞘抱莖。總狀花序頂生,長2.5~8厘米,不分枝;苞片小,凹陷;花白色或粉紅色;萼長2.5厘米或過之;花瓣卵狀矩圓形,唇瓣稍長,頂端闊3裂。蒴果長橢圓形,長5厘米,直徑3厘米,成熟時開裂。花期秋季。
【生境分佈】野生於濕潤的草叢中或溪澗旁。分佈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平。
【功能主治】
1《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祛風濕,消炎,利尿。治風濕性腰腿廟,胃痛,尿路感染,腳氣水腫,食物中毒。
2《廣西藥植名錄》:止痛,散瘀,利水。治痧氣,積熱,浮腫,腹痛,疳積,黃疸,肺結核,精神病,風濕骨痛,刀傷出血,蛇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