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文山中草藥》
【拼音名】Da Fā Han
【來源】為豆科植物白花籐蘿的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原形態】攀援狀落葉灌木,高1~2米。嫩枝綠色,老枝灰黃色。樹皮常不規則開裂。嫩枝、葉和葉柄有黃色細毛,最後無毛。葉為單數羽狀復葉,小葉9~13片,長6~10厘米,寬3~4厘米,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短尖,基部圓形至幾心形,兩面皆有絲狀細毛;總葉柄基部微膨大,長15~20厘米。總狀花序下垂,長10~15厘米:花白色,長2~2.5厘米。莢果長15~20厘米,密生絨毛。花期6~7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岩石縫或灌木叢中。
【毒性】大發汗過量服用,可產生嘔吐,腹痛、眩暈、粘膜乾燥、血壓增高等症狀。除對症處理外,可用金銀花、甘草、紅糖等煎水內服解救。
【性味】味苦辛,性熱。有毒。
【功能主治】發汗解表,除風祛濕。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感冒發熱,頭痛鼻塞。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酒沖,1~3分。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體弱及孕婦慎服。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