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Da Hǔ ěr Cǎo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須狀,有毛。莖直立,高約20厘米,肉質,疏有粗毛。根生葉2~4片,葉柄長,肉質,葉片圓形,稍肉質,逕5~6厘米,基部心形,邊緣淺波狀,有極疏的淺缺刻;莖生葉小形,互生,葉柄短,具粗毛,葉片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1.4厘米,邊緣具田鈍齒。花腋生及頂生;花小,綠色;苞片葉狀,卵形或倒卵形;萼管與子房合生,裂片4,卵形,覆瓦狀排列;花瓣缺。蒴果半上位,頂裂。
【生境分佈】生於巖山陰濕處。
【性味】微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解表。治風丹,疔瘡。
【附方】
1治風丹:大虎耳草五錢,煨水服;另取少量搗絨擦患處。
2治療瘡:大虎耳草適量,搗絨,包敷患處。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