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Da Hēi Yao
【來源】為菊科植物翼莖旋復花的根。秋季採挖。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65厘米。根粗壯。葉互生,倒披針形,向上漸狹,長約13厘米,寬約4厘米,先端鈍或渾圓,基部狹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刺狀齒,兩面被毛;葉柄有翅,下延成翼莖。頭狀花序,排成圓錐狀,頂生及腋生;總苞鍾狀,有線形苞片多列;花淡黃色,舌狀花狹細,管狀花多列。瘦果有白色冠毛。花期秋季。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灌叢、林下陰濕處。分佈雲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補虛,清熱解毒。
【附方】
1治頭暈,心慌,耳鳴,出虛汗:大黑藥根五錢,千針萬線草五錢。水煎服,紅糖為引,也可煮肉吃,或研末蒸肉、雞蛋吃。
2治癰瘍腫毒,骨結核:大黑藥,水煎服。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