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Dēnɡ Xīn Cǎo
【英文名】MEDULLA JUNCI
【別名】秧草、水燈心、野席草、龍鬚草、燈草、水蔥
【來源】本品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 Juncus effusus L. 的乾燥莖髓。夏末至秋季割取莖,曬乾,取出莖髓,理直,紮成小把。
【性狀】本品呈細圓柱形,長達90cm,直徑0.1~0.3cm。表面白色或淡黃白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軟,略有彈性,易拉斷,斷面白色。無臭,無味。
【炮製】燈心草:除去雜質,剪段。燈心炭:取淨燈心草,照鍛炭法(附錄Ⅱ D)制炭。
【性味】甘、淡,微寒。
【歸經】歸心、肺、小腸經。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於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1~3g。
【貯藏】置乾燥處。
【備註】(1)適宜病情較輕者,或作清熱利水藥如木通、滑石藥的輔助品。用於心熱煩燥、小兒夜啼,可單味煎服或與清心安神藥同用。此外,燈心草燒灰吹喉,可治喉痺。
【摘錄】《中國藥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