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ui Ye Dou
【別名】非洲木通(《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有翅決明的葉。全年可采。多為鮮用。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葉近於無柄,長30~60厘米;小葉5~12對,矩圓形,先端鈍,長5~15厘米,寬5~7厘米,有細尖,硬革質,基部闊圓形,並在一邊偏大,葉軸兩邊有狹翅。總狀花序長15~30厘米,生於莖頂;苞片大,三角形,膜質,早落;花黃色,有很多明顯的脈;雄蕊極不相等。莢果長舌狀,膜質,開裂,每瓣縱貫中央各有一闊翅,無毛,長10~20厘米,闊12~15毫米。
【生境分佈】多為栽培。分佈於雲南、廣東等地遍及熱帶地區。
【化學成份】葉含蒽醌類、黃酮類化合物,已知有大黃酸。果實亦含蒽醌類化台物。
【藥理作用】葉的酸性提取物對接種於小鼠大腿肌內之肉瘤-37有輕度的傷害作用。葉、果含蒽醌甙類,故有瀉下、抗菌作用。
【性味】《雲南患茅中草藥選》:辛,溫。
【功能主治】《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殺蟲,止癢。治神經性皮炎,牛皮癬,濕疹,皮膚瘙癢,瘡癤腫疹。
【用法用量】外用:搗汁搽。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