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Fei Rou Cǎo
【別名】家構、酸酒子、酸桿、福笛木、羊刀尖、稜莖木、百花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肥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ordiophyton fordii (Oliv.) Krass. [F. canthonense Stapf; Sonerila fordii Oliv.]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草本或亞灌木,高30-100cm。莖四稜形,稜上常具狹翅,無毛,通常不分枝。葉對生;葉柄長2-6cm,肉質,具槽,邊緣具狹翅,與葉片連接處多少被刺毛;葉片膜質,通常在同一節上的一對葉,大小差別較大,寬披針形至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淺心形至圓形,長6-17cm,寬3-7cm,葉上面無毛或有時於基出脈行間具極疏的細糙伏毛,葉下面無毛,密佈白色小腺點,邊緣具細鋸齒,齒尖具刺毛;基出脈5-7條。花兩性;由聚傘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12-20cm,總梗四稜形;總苞片扁圓形或寬卵形,具白色小腺點,早落,花梗四稜形,密被腺毛;苞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約1cm,被腺毛及白色小腺點,具腺毛狀緣毛;花萼長約1.3cm,具4稜,被腺毛及白色小腺點,裂片長圓形;花瓣白色帶紅、淡紅色、紅色或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具一腺毛尖頭;雄蕊4長4短,長者長約2.4cm,花藥線形,長約1.4cm,藥隔微膨大呈小距,短者長約0.8cm,花藥卵形,長約3mm,藥隔不延長:子房冠簷具緣毛。蒴果倒圓錐形,具4稜,頂孔4裂,宿存萼與果同形,簷部縊縮,無毛,具白色小腺點。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40-1700的山谷疏、密林下陰濕處或山坡草地土質肥厚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消腫。主治痢疾;腹瀉;吐血;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