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Guǐ Bǐ
【別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遺》)。
【原形態】子實體發生之初,為卵圓形,長徑約2厘米,白色柔軟,有彈力,內部發達時,則外皮破裂,抽出條柄,高10~15厘米。全體極軟,頭部的菌蓋呈鍾狀,朱紅色,有細微的皺紋,表面有粘液,發惡臭;柄的上部淡紅色,下半部白色。
【生境分佈】生於竹林等陰濕地處。
【功能主治】
1《本草拾遺》:主治惡瘡、疽、匿、疥、癰、蟻瘺等,並日干,末,和油塗之。
2《綱目》:研末,敷下疳瘡。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