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
【拼音名】Gān Di Huanɡ
【別名】地髓(《本經》),原生地(《本草正義》),干生地(《中藥志》)。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根莖。10~11月間採挖根莖,除去莖葉、鬚根,洗淨泥土,即為鮮地黃。干地黃(不用水洗)直接置焙床上緩緩烘焙,須經常翻動,至內部逐漸乾燥而顏色變黑,全身柔軟,外皮變硬時即可取出。亦可用曬乾法。
【原形態】
地黃,又名:芐(《爾雅》),芑(《別錄》),牛奶子(《本草衍義》),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實圖考》),山煙、山白菜、酒壺花,甜酒棵、蜜罐棵。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長柔毛及腺毛。根莖肥厚、肉質。呈塊狀、圓柱形或紡錘形。莖直立,單一或由基部分生數枝。根生葉叢生;葉片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基部漸狹,下延成長葉柄,邊緣有不整齊鈍齒,葉面多皺;莖生葉較根生葉為小。花多毛,於莖上部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萼鍾形,長約1.5厘米,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略不整齊;花冠寬闊,筒狀,稍彎曲,長3~4厘米,紫紅色或淡紫紅色,有時呈淡黃色,先端5淺裂,略呈2唇狀,裂片先端近於截形;雄蕊4,2強,著生冠管的近基部處;子房上位,卵形,2室,花柱單一,柱頭膨大。蒴果卵形或卵圓形,先端尖,上有宿存花柱,外有宿存花萼。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佈】主要為栽培,亦野生於山坡及路邊荒地等處。河南、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陝西、內蒙古、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均有分佈。主產河南、浙江。河北、陝西、甘肅、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亦產。以河南所產者最為著名。
【性狀】呈不規則的圓形或長圓形塊狀,長6~12厘米,直徑3~6厘米。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全體皺縮不平,具不規則的橫曲紋。細小的多為長條狀,稍扁而扭曲。質柔軟,干後則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面子坦,紫黑色或烏黑色而光亮,顯油潤,具粘性。氣微香,味微甜。以肥大、體重、斷面烏黑油潤者為佳。
【炮製】
干地黃:用水稍泡,洗淨泥砂雜質,撈出燜潤,切片曬乾或烘乾。生地黃炭:取洗淨的干地黃,置鍛鍋內裝八成滿,上面覆蓋一鍋,兩鍋接縫處用黃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鍛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擋住火門,待涼後,取出;或將干地黃置鍋內直接炒炭亦可。
【性味】
甘苦,涼。
1《本經》:味甘,寒。
2《別錄》:苦,無毒。
【歸經】
入心、肝、腎經。
1李杲:入手、足少陰,手、足厥陰。
2《湯液本草》:入手太陽、少陰經。
3《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心、肝、脾、肺四經。
【功能主治】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1《本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
2《別錄》: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
3《藥性論》:補虛損,溫中下氣,通血脈,治產後腹痛,主吐血不止。
4《日華子本草》:治驚悸勞劣,心肺損,吐血,鼻衄,婦人崩中血暈,助筋骨。
5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熱痛,痺氣痿蹙,嗜臥,足下熱而痛。
6《本草從新》:治血虛發熱,常覺饑餒,倦怠嗜臥,胸膈痞悶;調經安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大劑1~2兩;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注意】
脾虛洩瀉、胃虛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1《雷公炮炙論》: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並白髭發,損榮衛也。
2《本草經集注》:得麥門冬、清酒良。惡貝母。畏蕪荑。
3《品彙精要》:忌蘿蔔、蔥白、韭白、薤白。
4《醫學入門》:中寒有痞、易洩者禁。
【附方】
1治消渴:黃芪、茯神、栝樓根、甘草、麥門冬各三兩,干地黃五兩。上六味,細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進一劑,服十劑。(《千金方》)
2治陽明溫病,無土焦證,數日不大便,其人陰素虛,不可用承氣者:元參一兩,麥冬八錢(連心),細生地八錢。水八杯,煎取三杯,口乾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溫病條辨》增液湯)
3治虛勞吐血不止:生干地黃一兩,黃芩一兩,白芍葯一兩,阿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一兩,伏龍肝二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糯米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地黃散)
4治鼻衄及膈上盛熱:干地黃、龍腦薄荷(即水蘇)等分。為末,冷水調下。(《孫兆方》)
5治妊娠墮胎後血出不止,少腹滿痛:生干地黃(焙)、當歸(焙,切)、芎藭(去蘆頭)各二兩,阿膠(炙令燥)、艾葉各半兩。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服之,晚後再服。(《聖濟總錄》地黃湯)
6治沖任氣虛,經血虛損,月水不斷,綿綿不止:生干地黃(焙)二兩,黃芩(去黑心)、當歸(切,焙)、柏葉各一分半,艾葉半分。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蠱,煎至七分,去滓,入蒲黃一錢匕,空心食前服。(《聖濟總錄》地黃湯)
7治血瘕:生干地黃一兩,烏賊骨二兩。上為末,空心溫酒調下七服。(《普濟方》地黃散)
8治中風四肢拘攣:干地黃、甘草,麻黃各一兩。細切,用酒三升,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渣,分作八服,不拘時,日進二服。(《證治準繩》地黃湯)
9治諸瘡不合,生肌:生干地黃三合,白芨、白斂、甘草(生銼)各半兩,白芷三分,豬脂半斤(煉)。上六味除脂外,搗羅為末,入脂內熬成膏,侯冷,日三、四上塗之。(《聖濟總錄》地黃膏)
【臨床應用】
1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取干地黃3兩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約1小時,濾出藥液約300毫升,為1日量,1次或2次服完。兒童用成人量的l/3~1/2。除個別病例連日服藥外,均採取間隙服藥法,即6天內連續服藥3天;經1個月後,每隔7~10天連續服藥3天。試治風濕性關節炎12例,11例於服藥後半天至3天,1例於服藥後6天,關節疼痛減輕,關節腫脹開始消退,繼而關節機能開始恢復,結節紅斑消退,體溫漸降。經12~50天治療後,9例治癒,3例顯著進步。血沉恢復一般在症狀消失之後。治癒病例經3~6個月的觀察,復發1例,再以地黃治療仍有效。對類風濕性關節炎11例,治療後顯著進步9例,進步1例,無明顯療效1例。多數於1~5月內關節疼痛減輕,關節腫脹開始消退,肢體活動障礙好轉;少數病例關節腫脹消退雖迅速,但疼痛減輕較遲緩。有效病例中隨訪亦有少數復發。副作用:少數有輕度腹瀉和腹痛、噁心、頭暈、疲乏、心悸,均系一過性,數日內自行消失,繼續服藥亦未再發生。據觀察,地黃具有抗炎作用,並對某些變態反應性疾患如皮膚疾患和支氣管哮喘有效,能改善一般情況;少數病例服藥後發生輕微水腫,與腎上腺皮質激素有相似之處。地黃的作用可在停藥後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治療有效病例每次停藥無1例有明顯反躍現象;服藥間隔期延長後,療效不但不減退,病情卻可進一步改善,甚至有在停藥後症狀繼續減輕者。此外,生地黃在治療第1~2月內收效較為迅速而明顯,以後繼續用藥,療效似有遞減的趨勢,但停藥1~2個月後,再行用藥又可出現明顯效果。
2治療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病
取生地3兩切碎,加水lOOO毫升煎煮1小時,過濾約得300毫升,1次或2次服完。兒童為成人量的1/3~1/6。採取間隙服藥法,即每次連續服藥3日,共服4次,第1次服藥後休藥3日,第2次休藥7日,第3次休藥14日,總計36天(12個服藥日)為一療程。滿一療程後停藥1個月可開始第2療程。治療37例(1例加用抗菌素),結果28例痊癒,顯著進步3例,進步5例,無效1例。其中以對濕疹的療效較明顯,25例中22例治癒,3例顯著進步,顯效時間最快1天,最慢6天,療程最短5天,最長20天,多數患者於6~16天內治癒。副作用輕微,個別於服藥後第2天有輕度腹瀉,2日後自愈,未見其他反應。
3治療傳染性肝炎
配合甘草製成注射液,每支含原藥生地4錢、生甘草2錢的有效成分。每日肌注1次,每次2支,10天為一療程。共觀察50例,其中急性無黃疸型30例,遷延型15例,慢性肝炎5例。經治10天,顯效(主要症狀消失,肝脾腫大恢復正常或穩定不變,谷丙轉氨酶、黃疸指數恢復正常)41例,好轉(主要症狀及體征好轉,肝功能接近正常)7例,無效2例。特別是降低谷丙轉氨酶有較顯著的效果。無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此外,用生地4錢、甘草2錢水煎服,每日1劑,14日為一療程,一般不超過二個療程。治療10例均有一定效果。
【備註】河南栽培者,稱懷慶地黃,其主要特點為植株較大;根莖較肥大,呈塊狀、圓柱形或紡錘形;花不密集於莖頂,成稀疏的總狀花序。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