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Honɡ Mu Zǐ
【來源】為大風子科植物山羊角樹的種子。
【原形態】
山羊角樹,又名:山丁木。
落葉小喬木,高5~12米。小枝灰色,無毛。單葉互生,長方卵形或長方倒卵形,長9~14厘米,闊4.5~6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稀疏小齒,齒尖有腺體,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上被細毛;葉柄長5~9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白色,雌雄異株;苞片2,對生,卵形;萼5片,少數有4片,卵形,長1.5~1.8厘米,闊1~1.2厘米;無花瓣;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被毛,花柱呈放射狀排列。蒴果紡錘形,稍彎曲,木質,被淡黃色毛,長4~5厘米。種子一端具膜質之翅。花期5~6月。果熱期10月。
【生境分佈】生於森林邊。分佈四川、湖北等地。
【性味】性涼,味苦,無毒。
【功能主治】除風補腦。治頭悶目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
1治頭悶:紅木子、稿本、天麻、決明子、夏枯草。共蒸豬腦髓服。
2治目眩:紅木子、菊花、桑葉、狗尾草、夜明眇、石決明。共蒸豬肝服。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