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松子

【出處】

1.《開寶本草》:海松子,生新羅。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東人食之當果,與中士松子不同。

2.《本草綱目》:海松子,出遼東及雲南,其樹與中士松樹同惟五葉一叢看,球內結子大如巴豆而有三稜,一頭尖爾,久收亦油。馬志謂似小栗,殊失本體。中土松子女如柏子,亦可人藥,不堪果實。

【拼音名】Hǎi Sōnɡ Zǐ

【別名】松子、松子仁、新羅松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紅松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P.mand-schurica Rupr.;Apinus koraiensis (Sied.et Zucc.)Moldenke]

采收和儲藏:9-10月果熟後采收,曬乾後,取出種子,生用或炒用。

【原形態】喬木,高50m,胸圍1m。幼樹皮灰褐色,大樹皮灰褐色或灰色,不規則鱗片狀縱,脫後露出紅褐色內皮。一年生枝密生黃褐色柔毛;冬芽淡紅褐色,長圓狀卵形,先端尖。針葉5針一束,長6-12cm,粗硬,直,邊緣有鋸齒,背面通常無氣孔線,腹面每側有6-8條氣孔線,橫切面近三角形,內見3個樹脂道,中生,葉鞘早落。雄球花橢圓狀圓柱形,紅黃色,長7-10mm,密集新枝下部成穗狀;雌球花綠褐色,圓柱狀卵圓形,直立,單生或數個集生。球果圓錐狀卵圓形、圓錐狀長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9-14cm,徑6-8cm,梗長1.5cm,熟後種鱗張開;種鱗菱形先端鈍,向外反曲,鱗盾黃褐色,三角形或斜方狀三角形,外面有皺紋,鱗臍不顯著。種子大,暗紫褐色或褐色,倒卵狀三角形,微扁,長1.2-1.6cn。花期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1800m的針闊葉混交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東北地區。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倒卵狀三角形,無翅,紅褐色,長1.2-1.6cm,寬7-10mm。種皮堅硬,破碎後或可見種仁,卵狀長圓形,先端尖,淡黃色或白色。有松脂樣香氣,味淡有油膩感。

【化學成份】種子含止杈酸(abscisic acid)和揮發油,揮發油由26個烴類、17個酯類、16個醛類、12個酮、31個醇、11個鹼、2個酸等組成。種子油含亞油酸(linoleic acid),須-5,9-十八碳二烯酸(cis-5,9-octadecadienoic acid),須-5,9,12-十八碳三烯酸(cis-5,9,12-octadecatrienoic acid),須-5,11,14-二十碳三烯酸(cis-5,11,14-eicosatrienoic acid)等。

【藥理作用】海松子油為不飽和脂肪酸,有抑制家兔實驗性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家兔灌胃給矛海松子油10ml/只(相當於生藥海松子仁5.5g/kg)可以防治同時餵飼膽固醇所致的主動脈病變,使主動脈粥樣斑塊占主動脈總面積的百分率,由單飼膽固醇的34.20%降至20.32%;而且使動脈硬化的病變程度減輕。但降低膽固醇作用不明顯;還能升高血清總脂含量,這可能是不飽和脂肪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後者容易;轉運、代謝和排泄。海松子粗提物體外溶石實驗表明:海松子對膽固醇及含膽固醇量較多的混合型膽石有較好的溶化和溶解作用,所剩顆粒較小較少;對含膽色素量較多的混合型結石溶解時間延長,所剩顆粒較多較大;對但色素結石不溶。

【性味】甘;性微溫

【歸經】肝;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潤燥,養血,祛 風。主治肺燥乾咳,大便虛秘,諸風頭眩,骨節風,風痺。並有潤澤皮膚,敷榮毛髮的功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膏中。。

【注意】《本草從新》:便德精滑者勿與;有濕痰者亦禁。

【附方】1治風痺寒氣,虛羸少氣,及五臟勞傷,咳嗽吐痰,骨蒸盜汗,心神恍惚,飲食不甘,遺精滑洩:松實仁八兩,麥門冬(不去心)一廳,金櫻子、枸杞子各八兩。熬膏,少加煉蜜收。每早晚白湯調服十餘茶匙。(蘇軾)2治肺燥咳嗽:松子仁一兩,胡桃仁二兩。研膏,和熟蜜半兩收之。每服二錢,食後沸湯點服。(《玄感傳屍方》風髓湯)3治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義》)4潤心肺,和大腸:松子同米煮粥食。(《士材三書》松子粥)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海松子,氣味香美甘溫。甘溫助陽氣而通經,則骨節中風水氣,及因風頭眩死肌自除矣。氣溫屬陽,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臟自潤,變白不饑所由來矣。

2.《本經逢原》:海松子,甘潤益肺,清心止嗽潤腸,兼柏仁、麻仁之功,溫中益陰之效中乙肺燥痰、乾咳之良藥也。

3.《玉楸藥解》:松子仁與柏子仁相同,收澀不及而滋潤過之,潤肺止嗽,滑腸通秘。開關逐痺,澤膚榮毛,亦佳善之品。

4.《海藥本草》:主諸風,溫腸胃。

5.《日華子本草》:逐風痺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臟。

6.《開寶本草》: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不饑。

7.《本草衍義》:與柏子仁同治虛秘。

8.《綱目》:潤肺,治燥結咳嗽。

9.《本草通玄》:益肺止嗽,補氣養血,潤腸止渴,溫中搜風。

10.《本草再新》:潤肺健脾,斂咳嗽,止吐血。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