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ǎi Fu Shi
【別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
【來源】藥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兩類。海浮石為火山噴發出的岩漿所形成的石塊;海石花為胞科動物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蟲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乾燥骨骼。海浮石全年可采,自海中撈出,揀淨曬乾。海石花夏秋自海中撈出,清水洗去鹽質及泥沙,曬乾。
【性味】鹹、寒。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軟堅散結。用於肺熱咳嗽,痰稠色黃,咯血,支氣管炎,淋巴結結核。
【用法用量】3~5錢。
【備註】(1)山東煙台產一種小海石,為海濱石灰華。系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鈣等鹽類圍繞貝殼、貝殼碎片或其他砂礫等質點沉積而成。呈不規則塊狀。直徑1~2厘米,表面凹凸不平,光滑,灰白色或灰黃色,有空洞而無細孔。質實體重,斷面灰白色,無臭、味淡。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此外含有少量海水中所含的其他鹽類。上海產者較大,直徑2~4厘米,多圓形突起,斷面可見層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