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紅山梅、半楓荷、紅半楓荷、脫皮半楓荷、白乳半楓荷、紅根木、胭脂木
【來源】桑科紅楓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廣東、廣西。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血。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扭挫傷。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你可能也喜歡:

【別名】紅山梅、半楓荷、紅半楓荷、脫皮半楓荷、白乳半楓荷、紅根木、胭脂木
【來源】桑科紅楓荷Artocarpus styracifolius Pierre,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廣東、廣西。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血。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慢性腰腿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扭挫傷。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