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志》
【拼音名】Huanɡ Lu Gēn
【英文名】Root of Pubescent Smoketree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otinus coggygria Scop.var.cinerea Engl.2.coggygria Scop.pubescens Eng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根,洗淨,切段曬乾。
【原形態】
1.光葉黃橋 落葉灌木,高2-4m。樹皮暗灰色,鱗片狀;小枝灰色,生有柔毛。單葉互生,葉柄短;葉片倒卵形或卵圓形,長3-8cm,寬2.5-6cm,先端圓或微凹,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或尤其葉背顯著被灰色柔毛;側脈6-11對,先端常叉開。圓錐花序,被柔毛;花雜性,逕約3mm;花梗長7-10mm;花萼無毛,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2mm,寬約0.8mm;花瓣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2.5mm,寬約1mm,無毛;雄蕊5,長約1.5mm,花藥卵形,與花絲等長;花盤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逕約0.5mm,花柱3,分離,不等長,果腎形,長約4.5mm,寬約2.5mm,無毛。小堅果,扁腎形,不育花梗殘存,成紫色細長羽毛狀。
2.毛葉黃櫨 葉多為闊橢圓形、稀圓形,葉背尤其沿脈上和葉柄密被柔毛;花序無毛或近無毛而與光葉黃櫨相區別。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700-1620m的向陽山坡林中。
2.生於海拔800-1500m的向陽山坡林中。
資源分佈:1.分佈於河北、山東、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2.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陽光,耐半陰,耐旱,耐寒,耐鹽鹼,耐瘠薄,但不耐水濕。生長迅速,萌櫱力強。
栽培技術 用種子、分株和扦插繁殖。種子繁殖:6-7月果實成熟時采種,經濕沙貯藏40-50d後播種。幼苗抗寒力較差,入冬前需覆蓋樹葉和草秸防寒。也可在采種後沙藏越冬,翌年春季播種。分株繁殖:春季發芽前,選樹幹外圍生長好的根櫱苗,連鬚根掘起,栽入圃地育苗,然後定植。扦插繁殖:春季用硬枝插,需搭塑料拱棚,保溫保濕。生長季節在噴霧條件下,用帶葉嫩枝插,用4×10-4-5×10-4吲哚丁酸處理剪口,30d左右即可生根。生根後停止噴霧,待鬚根生長時移栽,成活率較高。
田間管理 移栽時對樹冠枝條適當剪短,以減少蒸發,利於成活。一般在春季發芽前移栽為宜。生長季節追施有機肥2-3次,促苗健壯生長。
【化學成份】毛葉黃櫨木材中含纖維素(cellulose),木質素(lignin),戊聚糖(pentosan)。
【性味】苦;辛;寒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解毒。主治黃疸;肝炎;跌打瘀痛;皮膚瘙癢;赤眼;丹毒;燙火傷;漆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