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iǔ Xiānɡ Chonɡ
【別名】屁巴蟲、打屁蟲
【來源】為半翅目,蝽科昆蟲九香蟲Aspongonpus chinensis Dallas的乾燥全體。春、冬兩季均可捕捉。
【原形態】全體橢圓形而扁,長1.7~2.2厘米,寬1.0~1.2厘米。體紫黑色,帶銅色光澤。頭小略呈三角形,黑色,背部有膜質半透明的翅兩對,棕色或棕褐色。觸角黑色5節,第1節較粗,圓筒形,長度約為第2節之半,其餘4節較細長而扁,第2節長於第3節,2、3節長度比例約為4:3到5:3之間,為本種的一個重要特徵。腹部有環節,足3對,褐色,以後足最長。
【生境分佈】此蟲以成蟲越冬,隱藏於石隙間。分佈於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性狀】藥材足多脫落,質脆,折斷腹內有淺棕色油質樣的內含物。有特異的腥臭氣,味微鹹。
【化學成份】含脂肪,蛋白質及甲殼質等。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九香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炮製】放入罐內,加酒,蓋緊將其悶死,或置沸水中燙死,曬乾或烘乾。
【性味】鹹,溫。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溫中助陽。主治胸腹脹滿,胃痛,腰膝酸痛,性神經衰弱。
【用法用量】0.8~1.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