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頭草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Jiǔ Tou Cǎo

【別名】瞿麥、黃金鐵、馬柴胡、金柴胡。細葉獨根、癩頭參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細蠅子單、紅細蠅子草的根或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ilene tenuis Willd.2.Silene tenuis Willd. Var. rubescens 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採挖根部,洗淨,曬乾或切片曬乾。或夏、秋季花尚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除去雜草,扎把,曬乾。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稍肥厚成細圓錘形,長達33cm,根頭處留有多條莖的殘基。數莖叢生,圓柱形,綠色,被短毛,節膨大。單葉對生;在基部簇生,莖生者2-3對,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3-9cm,寬1-4mm,基部抱莖,全緣,兩面均被短毛;葉緣毛較多。花多數,成總狀聚傘花序,小聚傘常只1花,小花梗長6-24mm,中部常有苞片1對,卵形,先端呈剛毛狀;花萼簡狀,邊緣具緣毛;有10脈,綠色或紫色;花瓣5,白色或淡黃色,條狀,先端2裂,爪辨不具緣毛;雄蕊10;子房長卵形,花柱3,線形。蒴果瓶狀,6齒裂,外被宿萼。種子多數,細小,背側各具5行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本種與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莖帶紫色,花呈淺紅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佈:1.分佈於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山東、新疆、青海等地。

2.分佈於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圓錐形,長約10cm,有的可達32cm,直徑約1cm,有側根。根頭留有莖基。表面灰黃色或灰褐色,具細縱皺紋。質堅硬,氣微,味淡。地上部分全草長30-50cm。莖多分枝,圓柱形,直徑2-3mm,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下部帶紫紅色,被有短毛,節膨大。節間長3-7cm,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捲縮,完整者呈線形,長3-5cm,寬3mm,黃綠色,全緣,兩面均被短毛,基部呈短鞘抱莖。花單生於葉腋,多萎縮,花梗長1-2cm,下部有一對苞片,展開後可見花瓣5枚,線形,先端2裂,淡粉紅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苦;性平

【歸經】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經;止血。主熱淋;血淋;小便不利;痢疾;月經不調;經閉;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