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味草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Jiānɡ Wei Cǎo

【別名】地生薑(《昆明藥植調查》),柏枝草、香草、靈芝草(《中國經濟植物誌》),小姜草、小香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體有姜氣味。莖簇生,紫褐色,被白色長柔毛。葉對生,小而密集;葉片卵圓形,長4~7毫米,寬2~4毫米,先端尖,基部渾圓,全緣,上面被細柔毛,下面除葉脈有毛外,其餘無毛,有多數棕黃色腺點;葉柄長約1毫米。花小,淡紫色,2~3朵腋生,成小聚傘花序;花萼紫綠色;花冠早落,粉紅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廣展。小堅果,平滑。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生於石灰岩山坡,或向陽草坡上。分佈雲南、貴州等地。

【性味】

苦辛,溫。

1《滇南本草》:性大溫,微辛。

2《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性溫,味微苦,有姜味。

【功能主治】

溫中,理氣,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

【附方】

1治胃氣,面寒疼痛:姜味草為末。熱酒服。(《滇南本草》)

2治胃寒氣滯疼痛,氣食飽脹:姜味草,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心積:姜味草三錢,石菖蒲一錢,甘草一錢,厚樸一錢,草豆蔻二錢。共為末。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為丸亦可。

4治肝積:姜味草三鑰,青皮五分,川芎二錢,柴胡一錢,小茴香二錢,草豆蔻三錢。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一錢。

5治脾積:姜味草三錢,吳萸二錢,草豆蔻二錢,吳神曲二錢,甘草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滾水點酒服。

6治肺積:姜味草二錢,薑黃二錢,白豆蔻二錢,木香五分。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7治腎積:姜味草三錢,益智仁二錢,沉香二錢,荔枝核七個(焙)。共為末,或為丸。每服一錢,滾水點酒服。

8治寒疝疼痛:姜味草為末。滾水點酒服。(3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9治疝氣痛:姜味草一錢,倒提壺三錢,荔枝核七枚。共研末。每用五分,與糯米白酒蒸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十治小兒蟲犯肚腹,疼痛或嘔吐或瀉:姜味草五分。點酒服。疼止盾,服下蟲散下蟲。(《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