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Jiǎ Jǔ Ye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葉片。
【性味】
1《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溫,無毒。
2《本草求原》:苦辛,溫。
【功能主治】
溫中,行氣,祛風,消腫。治胃寒痛,腹痛氣脹,風濕腰痛,產後氣虛腳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產後氣虛腳腫,煮大頭魚食或煲水洗。
2《陸川本草》:行氣消腫,止痛,驅風。治腳氣浮腫,腹痛氣脹。
3《南寧市藥物誌》:祛風,溫中,治胃寒痛,洗爛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
1治氣滯腹痛:假蒟葉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2治風濕腰痛:假蒟葉一兩,水煎,加鹽、油調味服。(《廣西中草藥》)
3治產後腳腫:假蒟葉、鱨魚,煮醋食。(《本草求原》)
4治病後風寒:假蒟葉煎水洗腳。(《本草求原》)
5治跌打腫痛:假蒟葉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另用假蒟全草四兩,切碎,用好酒二斤,浸五日,日服三次,每次一兩。(《廣西中草藥》)
6治外傷出血:假蒟葉適量,搗爛敷傷處。或用幹假蒟葉研粉,撒傷處。(《廣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