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
【拼音名】Jī Xuě Cǎo
【別名】連錢草(《徐儀藥圖》),地錢草(《唐本草》),馬蹄草(《滇南本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生草藥性備要》),地棠草(《植物名實圖考》),大馬蹄草、土細辛《草木便方》),崩大碗,錢鑿口(《廣州植物誌》),復箸碗草、蚶殼草、鱟圭草(《福建民間草藥》),銅錢草、遍地香(《浙江中藥手冊》),雷公根(《江蘇植藥志》),燈盞菜、牛浴菜(《南寧市藥物誌》),野薺菜、馬腳跡、遍地金錢草、半邊月(《江西民間草藥》),老鴉碗(《滇南本草》整理本),酒杯菜(《廣西中藥志》),破銅錢、半邊錢、地浮萍、野冬莧菜、盤龍草、節節連(《湖南藥物誌》),大葉金錢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大葉傷筋草、葫瓜草、落地梅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積雪草的全草或帶根全草。夏、秋采收,去淨泥雜,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匍匐草本。莖光滑或稍被疏毛,節上生根。單葉互生,葉片圓形或腎形,直徑2~4厘米,邊緣有鈍齒,上面光滑,下面有細毛;葉有長柄,長1.5~7厘米。傘形花序單生,傘梗生於葉腋,短於葉柄;每一花梗的頂端有花3~6朵,通常聚生成頭狀花序,花序又為2枚卵形苞片所包圍;花萼截頭形;花瓣5,紅紫色,卵形;雄蕊5,短小,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較短,花柱基不甚明顯。雙懸果扁圓形,光滑,主稜和次梭同等明顯,主稜間有網狀紋相連。花期夏季。
【生境分佈】多生於路旁、溝邊、田坎邊稍濕潤而肥沃的土地。分佈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產廣東、四川、廣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狀】乾燥全草多皺縮成團,根圓柱形,長3~4.5厘米,直徑約1~1.5毫米,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縱皺紋。莖細長、彎曲、淡黃色,在節處有明顯的細根殘跡或殘留之細根。葉多皺縮,淡綠色,圓形或腎形,逕2~4厘米,邊緣有鈍齒,下面有細毛。葉柄長1.5~7厘米,常扭曲,基部具膜質葉鞘。氣特異,味微辛。
【化學成份】含多種α-香樹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積雪草甙、參枯尼甙、異參枯尼甙、羥基積雪草甙、玻熱模甙、玻熱米甙和玻熱米酸等,以及馬達積雪草酸。此外,尚含內消旋肌醇、積雪草糖、蠟、胡蘿蔔烴類、葉綠素,以及山柰酚、槲皮素和葡萄糖、鼠李糖的黃酮甙。
【藥理作用】
1中樞作用
其中所含的甙對小鼠、大鼠有鎮靜、安定作用,此作用主要是對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膽鹼能系統的影響。醇提取物無鎮痛作用。
2對皮膚組織的作用
積雪草甙能治療皮膚潰瘍,如頑固性創傷、皮膚結核、麻風等。對小鼠,豚鼠、兔肌肉注射或皮下植入可促進皮膚生長,局部白細胞增多、結締組織盤管網增生、粘液分泌增加、毛及尾的生長加速等。曾有報告用含積雪草0.25~1%醇提取物(含積雪草酸、積雪草甙)的乳霜劑(其中尚含胚胎的或年幼的牛、豬或羊皮膚、肝、腦的水醇提取物)治療皮膚病,獲良好效果。
3抗菌作用
幼芽的水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積雪草甙能治療麻風,有人認為其作用為溶解細菌的蠟膜,從而被其他藥物或機體防禦機能所消滅。
4其他作用
醇提取物能鬆弛大鼠離體迴腸。甙部分能降低家兔及大鼠離體迴腸的張力及收縮幅度,並能輕度抑制乙酰膽鹼的作用。對麻醉犬,靜脈注射可輕度興奮呼吸,心率變慢及中度的降低血壓,後二者不能被阿托品阻斷。
【毒性】醇提取物對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1.93克/公斤。甙部分毒性較小,大鼠腹腔注射2克/公斤也不引起死亡。積雪草甙對小鼠、兔皮下注射0.04~0.05克/公斤能產生中毒症狀;0.2~0.25克/公斤則增加出血時間,導致出血。口服1克/公斤對小鼠、兔皆能耐受。
【性味】
苦辛,寒。
1《本經》:味苦,寒。
2《別錄》:無毒。
3《日華子本草》:味苦辛。
4《本草求原》:甘淡辛,寒。
【歸經】
入肝、脾、腎經。
1《泉州本草》:入肝、脾、腎三經。
2《閩東本草》:入心、肺、脾、胃、大腸五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痧氣腹痛,暑瀉,痢疾,濕熱黃疸,砂淋,血淋,吐、衄、咳血,目赤,喉腫,風疹,疥癬,疔癰腫毒,跌打損傷。
1《本經》: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
2《藥性論》:治瘰疬鼠漏,寒熱時節來往。
3《唐本草》:搗敷熱腫丹毒。
4《日華子本草》:以鹽挪貼,消腫毒並風疹疥癬。
5《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熱,眩暈,怕冷,肢體酸困,飲食無味,男婦童疳,虛勞發熱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為引。
6《綱目》:研汁點暴赤眼。
7《本草求原》:除熱毒,治白濁,浸疳瘡,理小腸氣。
8《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利水和脾。治水瀉及赤白痢。
9《陸川本草》:解毒,瀉火,利小便。治熱性病,頭痛,身熱,口渴,小便黃赤。
十《四川中藥志》:祛風散寒。治肺熱咳嗽,消癭瘤,塗癰瘡腫毒,消食積飽脹。
⑾《閩東本草》:治暑熱痧氣,腹痛腹脹。
⑿《廣東中藥》Ⅱ:清暑熱,去濕熱。治肝腫大,肋膜炎,雙單喉蛾,防治麻疹,並解鉤吻中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0.5~1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注意】《植物名實圖考》:虛寒者不宜。
【附方】
1治濕熱黃疸:積雪草一兩,冰糖一兩。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2治中暑腹瀉:積雪草鮮葉搓成小團,嚼細開水吞服一、二團。(《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砂淋:積雪草一兩。第二次的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血淋:積雪草頭、草益根各-把。搗爛絞汁和冰糖一兩,一次燉服。(《閩東本草》)
5治小便不通:鮮積雪草一兩,搗爛貼肚臍,小便通即去藥。(《閩東本草》)
6治肝臟腫大:崩大碗每次約八兩至一斤。煎水服。(《嶺南草藥志》)
7治麻疹:積雪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8治乳癰初起:老公根莖葉和檳梅衣一個。酒煎服。(《嶺南採藥錄》)
9治療瘡:一鮮積霄草,洗淨,搗爛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二鮮積雪草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十治纏腰火丹:鮮積雪草,洗淨,搗爛絞汁,同適量的生糯米粉調成稀糊狀,搽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跌打損傷:積雪草八錢至一兩,和紅酒半斤至十二兩,燉一小時,內服;渣搗爛後貼傷部。(《福建民間草藥》)
⑿治刀傷出血:崩大碗,酌量,搗爛外敷傷口。(《嶺南草藥志》)
⒀治臁瘡:鮮積雪草洗淨,搗爛敷患處,一日一換。(《江西民間草藥》)
⒁治目赤腫痛:鮮積雪草搗爛敷寸口處,或搗爛絞汁點患眼,一日三、四次。(《江西民間草藥》)
⒂治麥粒腫:鮮積雪草洗淨搗爛,摻紅糖敷之。(《泉州本草》)
⒃治咽喉腫痛:鮮積雪草二兩。洗淨,放碗中搗爛,開水沖出汁,侯溫,頻頻含咽。(《江西民間草藥》)
⒄治百日咳:崩大碗三兩,瘦豬肉一兩。同煎一小時,分兩次服,連服數天。
⒅治誤食砒霜或其他食物中毒:老公根四兩,膽礬一錢。煎水服。此方亦治鉤吻及蕈中毒。
⒆治骨鯁:老公根煎水內服,服時須慢慢嚥下。(⒄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⒇解大茶藥中毒:取崩大碗搗爛,加茶油灌服。
(21)解木薯中毒:取崩大碗搗爛,溫開水沖服。
(22)解毒蕈中毒:崩大碗四兩,片糖二兩,煎水內服;或崩大碗四兩,蘿蔔一斤,搗爛搾汁內服。(⒇方以下出《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23)治咳血、吐血、鼻出血:鮮積雪草二至三兩,水煎或搗汁服。(《福建中草藥》)
(24)治跌打腫痛:鮮積雪草搗爛絞汁一兩,調酒,燉溫服;渣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1用於止痛
取積雪草曬乾研細,每日1~1.5錢,3次分服。治療胸、背及腰部外傷性疼痛42例,27例止痛,14例好轉,1例無效。
2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鮮積雪草4兩,加水500毫升,濃煎成250毫升,趁熱加入冰糖2兩溶化,分2次空腹服,7天為一療程。治療10例,服藥4天黃疸消退、食慾改善、噁心嘔吐消失者3例,服藥1周黃疸消退、消化道症狀好轉、胃納增進者5例。肝腫大於服藥二療程消退2例,三療程消退5例,四療程消退3例。
3處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帶菌者
取積雪草(干)1000克,水煎2次,合併濾液,濃縮至1000毫升,加防腐劑,pH調至8左右。每服10毫升,5歲以下兒童減半,每日3次,空腹服,連服3天。處理30例流腦帶菌者,3天後連續3次作鼻咽分泌物採樣培養,結果轉陰24例,較磺胺塞唑對照組的轉陰率高。
【備註】江蘇、浙江等地區以本品作落得打使用。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