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Ju Ju Tenɡ
【別名】豬殃殃,桑恣噶爾布(藏名)。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鋸鋸籐的全草。6~8月采收。洗淨,切段,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偃臥或稍斜舉。根為多數鬚根。莖4稜,具分枝,稜上有倒刺。葉4~8片輪生,膜質,無柄,長圓形,先端鈍圓,具針狀尖頭,基部楔形,全緣。聚傘花序腋生,花小,花瓣4,淡綠色。
【生境分佈】生於田野、林旁、路邊。分佈西藏。
【性味】性平,味甘辛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利尿止血。
【附方】
1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闌尾炎,尿血:鋸鋸籐三至五錢。煎湯服。
2治扭傷腫痛及膿性甲溝炎:鮮鋸鋸籐搗爛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