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Li Gǔ
【來源】為貓科動物豹貓的骨。
【性味】
1《別錄》:味甘,溫,無毒。
2《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無毒。
【功能主治】
除風濕,開鬱結,殺蟲。治關節疼痛,游風,噎膈,疳疾,瘰疬,痔瘺,惡瘡。
1《別錄》:毒氣皮中淫躍如針刺者,心腹痛走無常處,及鼠瘺惡瘡。頭骨尤良。
2《藥性論》:頭骨炒末,治噎病不通飲食。
3孟詵:食野鳥肉中毒,燒灰服之。
4《日華子本草》:治游風,惡瘡。
5《綱目》:殺蟲,治疳,瘰疬。
6《四川中藥志》:除風濕,治關節疼痛,鎮心安眠,療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入丸、散。外用:燒灰敷。
【附方】
1治瘰疬:狸頭一枚。炙,搗篩,飲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2治痔及瘺瘡:狸骨,炙,和麝香、雄黃為丸服。(《孟詵方》)
【各家論述】《本經逢原》:狸之與貓,同類異種,以性溫散,故其骨炙灰,善開陰邪鬱結之氣,鼠瘺寒熱,為之專藥。《千金》以內治游風,蘇頌作臛治鼠瘺,元化取頭骨,《千金》用陰莖,總取攻毒破結之義。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