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利葉

【出處】《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Lonɡ Li Ye

【別名】龍舌葉、龍味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龍舌葉(《廣州植物誌》)。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龍利葉的葉。5~6月開始,摘取青綠色的老葉,哂干。通常每株每次可採葉4~5片,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

【原形態】常綠小灌木,高達40厘米。小枝蜿蜒狀,有不明顯的小柔毛。葉互生,具短柄;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鈍而有小凸尖,基部短尖或近渾圓,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欖綠色,中脈基部初被微柔毛,後變禿淨;托葉小,三角形,老熟時草黃色。花單性,暗紫色,叢生於葉腋內或排成一極短的總狀花序;花柄稍較花萼為短或略長;雌花萼6裂。裂片寬2~3毫米,外面3枚近匙形,鈍頭,內面3枚闊倒卵形,稍小;子房3室,花柱3,纖細,廣2歧;雄花萼6裂,較小,與雌花同形,雄蕊3,花絲結合,藥橢圓狀。蒴果具垣柄,狀如豌豆,幾為增長的宿萼所包藏。

【生境分佈】廣東、廣西有栽培。產於廣東,廣西。

【性狀】乾燥葉呈卵狀或倒卵狀披針形,似舌狀,先端鈍或渾圓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圓形,全緣,枯黃色或黑綠色,葉背中脈突出,側脈羽狀,網脈子近邊緣處合攏。紙質,較厚。氣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性味】

1《陸川本草》:性平,味淡。

2《南寧市藥物誌》:甘,平。

【功能主治】

1《陸川本草》:清肺,治肺熱咳嗽。

2《南寧市藥物誌》: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內傷肺癆失音。喉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

【附方】

1治痰火咳嗽:龍利葉和豬肉煎湯服之。(《嶺南採藥錄》)

2治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氣管哮喘:龍舌葉二至四錢(鮮用三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