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
【拼音名】Li Lu
【別名】蔥苒(《本經》),蔥葵、山蔥、豐蘆、蕙葵、公苒(《吳普本草》),梨盧(《本草經集注》),蔥菼(《別錄》),蔥白藜蘆、鹿蔥(《本草圖經》),憨蔥(《儒門事親》),旱蔥(《山東中藥》),山棕櫚(《農藥植物手冊》),山白菜、蘆蓮,藥蠅子草、山苞米(《遼寧經濟植物誌》),人頭髮、毒藥草(《四川中藥志》),七厘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5~6月未抽花莖時採挖,除去苗葉,曬乾或用開水浸燙後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多數,細長,帶肉質。莖直立。葉互生,廣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達30厘米,寬約10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式帶微波狀,基部漸狹而下沿呈鞘狀,抱莖;上面青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平行脈隆起。頂生大圓錐花序,總軸及枝軸均密被灰白色綿毛;雄花常生於花序軸下部,兩性花多生於中部以上;枝軸基部有披針形苞片1枚,背面及邊緣密被細綿毛;花多數,花梗基部具1小苞片,背面有細綿毛;花被6,紫黑色,卵形,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長5~6毫米,寬約2毫米,上面光滑,下面被綿毛;雄蕊6,花絲絲狀;子房卵形,3室,花柱3裂,先端外展。蒴果卵狀三角形,長1.5~2厘米,熟時2裂。種子多數。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野、林內或灌木叢間。分佈山西、河北、河南、山東、遼寧、陝西、四川、江蘇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性狀】乾燥根莖,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殘留葉基及棕色毛狀的維管束。鬚根多數,簇生於根莖四周,長12~20厘米,粗約3毫米,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有細密的橫皺,下端多縱皺。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中心有一淡黃色纖細的木質部,易與皮部分離,味苦辛。以根粗堅實,斷麵粉性者為佳。
【化學成份】
黑藜蘆根、根莖含介芬胺、假介芬胺、玉紅介芬胺、秋水仙鹼、計明胺及藜蘆酰棋盤花鹼等生物鹼。
天目藜蘆根含天目藜蘆鹼、天目藜蘆寧鹼等多種生物鹼。
蒜藜蘆根含藜蘆胺、玉紅介芬胺、龍葵胺、去氧介芬胺等生物鹼及β-谷甾醇。根莖含介芬胺、藜蘆胺、棋盤花辛鹼、玉紅介芬胺及棋盤花酸δ-內酯-16-當歸酸酯等生物鹼。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
天目藜蘆之總鹼及天目藜蘆寧鹼,貴州產黑藜蘆根的初提液,遼寧烏蘇裡藜蘆混合鹼,雲南產小藜蘆的提取成分,毛穗藜蘆之總鹼,毛葉藜蘆之總鹼,興安藜蘆根浸膏的水溶液及精製品的醇溶液,經過多種麻醉動物實驗均證明具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急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率減慢、呼吸抑制或暫停(即Bezold-Jarisch效應)。天目藜蘆的初提液乙較上海市中藥行購得之藜蘆(經鑒定為百合科藜蘆屬)的初提液甲降壓作用強2~3倍,於麻醉貓的降壓實驗中,毛穗藜蘆總鹼較毛葉藜蘆總鹼作用強,天目藜蘆總鹼較前兩者弱,肌肉注射量需大於靜脈注射量10倍以上方有降壓作用,可維持較長時間,口服需大於靜注量15倍以上方有效,此時已有個別動物表現中毒症狀(噁心、嘔吐),甚至死亡,故肌肉注射與口服給藥不太安全;預先應用氯丙秦可防止發生噁心、嘔吐。上海市中藥行購得之藜蘆的初提液甲對慢性腎型高血壓犬(灌胃)表現降壓作用,貴州產黑藜蘆初提液對腎型高血壓兔亦有降壓作用。關於藜蘆生物鹼一類的降壓原理,一般認為,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經竇神經及迷走傳入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離體兔耳及貓後肢灌流無直接擴張血管作用。毛穗藜蘆鹼的降壓作用中,腦和腎血管舒張起一定的作用,但作用短暫。日本產蒜藜蘆提取物亦有降壓作用,並謂與綠藜蘆相似。
2其他作用
天目藜蘆對感染日本血吸蟲的小鼠無明顯治療作用。興安藜蘆對妊娠毒血症有良好的效果。黑藜蘆對家蠅有強大的毒殺效力。
【毒性】
天目藜蘆毒性甚大,其半數致死量與萱草根相似,但無蓄積中毒現象,黑藜蘆浸出液的半數致死量為1.78±0.38克/公斤。興安藜蘆根的粉劑對口、鼻、眼粘膜有刺激作用,其中所含之藜蘆定鹼中毒時主要影響橫紋肌,動物死於呼吸停止。
國外產綠藜蘆(美國及加拿大),白藜蘆(歐洲)根莖中的原藜蘆鹼A和B等均有降壓作用,並應用於高血壓的治療。藜蘆定鹼(作用與原藜蘆鹼不完全相同)靜脈注射於狗,可引起血壓突然下降,在迷走神經切除後,更大劑量可釋放腎上腺素引起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在原藜蘆鹼降壓的基礎上,藜蘆定鹼可引起明顯的升壓作用。藜蘆一類生物鹼的降壓原理系通過左心室、肺迷走神經纖維反射性引起血管運動中樞抑制,小劑量反射性抑制呼吸,大劑量直接抑制呼吸中樞,口服量為肌肉注射量的5~20倍,藜蘆鹼的治療量與中毒量距離很小,最常見者為噁心、嘔吐,有時引起心律不齊,低血壓,用阿托品及麻黃鹼可糾正之,小量藜蘆和其他降壓藥物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降低毒性。
【性味】
苦辛,寒,有毒。
1《本經》:味辛,寒。
2《別錄》:苦,微寒,有毒。
【歸經】
1《本草經疏》: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2《本草再新》:入肝經。
【功能主治】
吐風痰,殺蟲毒。治中風痰湧,風癇癲疾,黃疸,久瘧,洩痢,頭痛,喉痺,鼻息,疥癬,惡瘡。
用於中風、癲癇、喉痺症見痰涎湧盛。用於疥癬禿瘡。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滲,有滅虱功效。又近用以殺滅蚊蠅及其幼蟲,也作農藥殺蟲劑及獸醫作催吐藥使用。
1《本經》:主蠱毒,咳逆,洩痢,腸澼,頭瘍,疥瘙,惡瘡,殺諸蟲毒,去死肌。
2《別錄》:療噦逆,喉痺不通,鼻中息肉,馬刀,爛瘡。
3《藥性論》:主上氣,去積年膿血洩痢。治惡風瘡、疥癬、頭禿,殺蟲。
4《本草圖經》:大吐上膈風涎,暗風癇病,小兒蝦齁;用錢匕一字則惡吐人,又用通頂,令人嚏。
5《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毒蛇咬傷及殺蟲用。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2分;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搐鼻或調敷。
【注意】
體虛氣弱及孕婦忌服。
1《本草經集注》:黃連為之使;反細辛、芍葯、五參,惡大黃。
2《綱目》:畏蔥白。服之吐不止,飲蔥湯即止。
3《本草從新》:服之令人煩悶吐逆,大損津液,虛者慎之。
【附方】
1治諸風痰飲:藜蘆十分,郁金一分,為末。每以一字,溫漿水一盞,和服探吐。(《經驗方》)
2治中風不語,喉中如曳鋸聲,口中涎沫:藜蘆一分,天南星一個(去浮皮,於臍子上陷一個坑子,納入陳醋二橡斗子,四面用火逼令黃色)。同一處搗,再研極細,用生面為丸,如赤豆大,每服三丸,溫酒下。(《經驗後方》)
3治頭痛不可忍:藜蘆一莖,暴干,搗羅為散,入麝香麻子許,研勻吹鼻中。(《聖濟總錄》吹鼻麝香散)
4治頭痛鼻塞腦悶:藜蘆(研)半兩,黃連(去須)三分。上二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搐入鼻中。(《聖濟總錄》通頂散)
5治黃疸:藜蘆著灰中炮之,小變色,搗為末,水服半錢匕,小吐,不過數服。(《肘後方》)
6治老瘧久不斷者:藜蘆、皂莢(炙)各一兩,巴豆二十五枚(熬令黃)。依法搗,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發時一丸,臨發時又一丸,勿次食。(《補缺肘後方》)
7治久瘧不能飲食,胸中鬱鬱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則已:大藜蘆末半錢,溫虀水調下,以吐為度。(《素問病機保命集》藜蘆散)
8治諸瘑瘡,經久則生蟲:藜蘆(去蘆頭)、白礬(燒灰細研)、松脂(細研)、雄黃(細研)、苦參各二兩(銼)。上藥,先搗藜蘆、苦參為末,入豬脂一斤相和,煎十餘沸,綿濾去滓,次入松脂、雄黃、白礬等末,攪令勻,待冷,收於瓷合中,旋取塗之,以瘥為度。(《聖惠方》藜蘆散)
9治鼻中息肉漸大,氣息不通:藜蘆三分(去蘆頭,搗羅為末),雄黃一分(細研),雌黃一分(細研)。上藥,同研令勻,每用時以蜜調敢,用紙拈子,展藥,點於息肉上,每日三度,則自消化,不得塗藥在於兩畔,恐涕落於藥上。(《聖惠方》)
十治牙疼:納藜蘆末於牙孔中,勿咽汁。(《千金翼方》)
⑾治白禿:末藜蘆,以臘月豬膏和塗之,先用鹽湯洗,乃敷。(《補缺肘後方》)
⑿治頭生蟣虱:藜蘆末摻之。(《仁齋直指方》)
⒀治疥癬:藜蘆,細搗為末,以生油調敷之。(《斗門方》)
⒁中風,牙關緊閉。用藜蘆一兩,去苗頭,在濃煎的防風湯中泡過,焙乾,切細,炒成微褐色,研為末。每服半錢,小兒減半。溫水調藥灌下。以吐風涎為效,末吐再服。
⒂誤吞水蛭。用藜蘆炒過。研為末,水送服一錢將水蛭吐出。
【各家論述】
1《綱目》:噦逆用吐藥,亦反胃用吐法去痰積之義。吐藥不一,常山吐瘧痰,瓜蒂吐熱痰,烏附尖吐濕痰,萊菔子吐氣痰,藜蘆則吐風痰也。
2《本草經疏》:藜蘆,《本經》主蠱毒、咳逆及《別錄》療噦逆、喉痺不通者,皆取其宣壅導滯之力。苦為湧劑,故能使邪氣痰熱,胸膈部分之病,悉皆吐出也。辛能散結,故主鼻中息肉,苦能洩熱殺蟲,故主洩痢腸澼,頭瘍,疥瘙,殺諸蟲毒也。瘡瘍皆濕熱所生,濕熱不去,則肌肉潰爛,苦寒能瀉濕熱,則馬刀,惡瘡,爛瘡,死肌皆愈也。味至苦,入口即吐,故不入湯。藜蘆辛苦有大毒,服一匕則令人胸中煩悶,吐逆不止,凡胸中有痰飲,或中蠱毒惡氣者,止可借其上湧宣吐之力,獲效一時,設病非關是證者,切勿沾唇,徒令人悶亂吐逆不止,虧損津液也。
附:藜蘆和常山都是驅痰藥,但作用不同。李時珍說:吐藥不一,常山吐瘧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