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Li Zhī
【別名】離支(《上林賦》),荔支(《齊民要術》),丹荔(《綱目》),火山荔(《生草藥性備要》)。麗枝(《綱目拾遺》),勒荔(《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無患子種植物荔枝的果實。6~7月果實成熟時采。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達10米;樹冠廣闊,枝多拗曲。羽狀復葉,互生;小葉2~4對,革質而亮綠,矩圓形成矩圓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慚尖,基部楔形而稍斜,全緣,新葉橙紅色。圓錐花序頂生,花小,雜性,青白色或淡黃色;尊杯狀,4片,寬2.5~3毫米,邊緣淺波狀;無花瓣;花盤環狀,肉質;雄蕊6~10枚,長5~6毫米,花絲分離。被毛;子房上位,具短柄,倒心狀,2~3裂,2~3室,花柱線狀,頂端2短裂。核果球形或卵形,直徑約3厘米,外果皮革質,有瘤狀突起,熟時赤色。種子矩圓形,褐色而明亮,假種皮肉質,白色,半透明,與種子極易分離。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佈】多栽培於果園。分佈福建、廣東、廣西、台灣、雲南、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質1.5%,脂肪1.4%,維生素C、A、B,葉酸,以及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尚含多量游離的精氨酸和色氨酸。
【性味】
甘酸,溫。
1《食療本草》:微溫。
2《本草拾遺》:酸。
3《海藥本草》:甘酸。
4《開寶本草》:甘,平,無毒。
【歸經】《玉楸藥懈》:入足太陰脾、足厥陰肝經。
【功能主治】
生津,益血,理氣,止痛。治煩渴,呃逆,胃痛,瘰疬,疔腫,牙痛,外傷出血。
1《食療本草》:益智:健氣,
2《海藥本草》:主煩渴,頭重,心躁,背膊勞悶。
3《日用本草》:生津,散無形質之滯氣。
4《本草衍義補遺》:消瘤贅赤腫。
5《綱目》:治瘰竊,療腫,發小/瞳瘡。
6《玉楸藥解》:暖補脾精,溫滋肝血。
7《本草從新》:解煩渴,止呃逆。
8《醫林纂要》:補肺,寧心,和脾。開胃。治胃脘寒痛,氣血滯痛。
9《泉州本草》:壯陽益氣,補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產後水腫,脾虛下面,咽喉腫痛,嘔逆等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枚;燒存性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
1《食療本草》:多食則發熱。
2《海藥本草》:食之多則發熱瘡。
3《綱目》:鮮者食多,即齦腫口痛,或衄血。病齒匿及火病人尤忌之。
【附方】
1治呃逆不止:荔枝七個,連皮核燒存性;為末,白湯調下。(《醫方摘要》)
2治瘰疬潰爛:荔肉敷患處。(《泉州本草》)
3治療瘡惡腫:荔枝肉、白梅各三個。搗作餅子,貼於瘡上。(《濟生秘覽》)
4治風火牙痛:大荔枝一個,剔開,填鹽滿殼,鍛研,搽之。(《孫天仁集效方》)
5止外傷出血,並防止瘡口感染潰爛,得以迅速癒合:荔枝曬乾研末(浸童便曬更佳)備用。每用取末摻患處。(《泉州本草》)
6治老人五更瀉,糞便溏軟:荔枝幹,每次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連服三次;酌加山藥或蓮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7治孕婦墮胎後下血不止及產後出血:荔枝幹七個(連殼和核一起打破),用兩碗水煎至一碗服下。
8治小兒遺尿:每天吃荔枝幹十個。
9治婦女虛弱貧血:荔枝幹、大棗各七個,水煎服,每日一劑。
十治氣虛寒痛:荔枝肉5枚,煮酒1杯服用,屢服有效。
⑾荔枝蓮子淮山粥:干荔枝肉50克,淮山、蓮子各10克(搗碎),水煮至軟爛時,加入大米100克,同煮粥,用油鹽或白糖調味食用,可治老人晨起腹瀉(五更瀉),大便溏稀等症。
【各家論述】《玉楸藥解》:荔枝,甘溫滋潤,最益脾肝精血,陽敗血寒,最宜此味。功與龍眼相同,但血熱宜龍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減,不如鮮者,而氣質和平,補益無損,不至助火生熱,則大勝鮮者。
【備註】鮮荔枝味甜鮮美,汁多肉嫩,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實為水果中之絕品。荔枝不宜多食,若連續、大量地食用鮮荔枝會產生頭暈、心慌、臉色蒼白、飢餓感、出冷汗、噁心、手足無力等症,嚴重者還可出現眩暈、抽搐、呼吸不規則甚至突然昏迷、脈搏細弱、類近低血糖症狀,醫學上稱為荔枝急性中毒,即荔枝病。若出現上述症狀時,可讓病人平臥休息,輕者立即沖服濃糖水一杯,重者應馬上送醫院救治。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