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吉林中草藥》
【拼音名】Linɡ Dānɡ Zǐ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西伯利亞牽牛的種子。秋季采收果實,曬乾,打下種子,揀去雜質。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無塊根。莖細弱而匍匐,稍纏繞。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較小,先端細長而尖,基部心形,全緣。萼片5,宿存;花粉紅色,花冠合瓣,漏斗形;雄蕊5;子房上位,2室。蒴果。種子黑褐色至黑棕色,形如牽牛子略小。
【生境分佈】生於草地上,常與蕎麥伴生。分佈東北等地。
【化學成份】種子中有多糖,由97%葡萄糖和甘露糖(1:1),3%半乳糖組成;種子油中含3.5%二烯酸,9.3%三烯酸。
【功能主治】瀉下,逐水。治大便秘結,食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或研末。
【附方】
1治便秘:鈴當子研細末。每次五分,日服一次。
2治食積腹脹:鈴當子三錢,雞內金三錢。共炒焦,研細末。每次一錢,日服二次。(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