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尾巴花

【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Lanɡ Wěi Bɑ Huā

【別名】重穗排草、活血蓮、紅四毛草、狼巴草、紅絲毛、酸溜子、狼尾花、血經草、鐵梗將軍、百日瘡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虎尾草的全草或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

采收和儲藏:花期採挖,陰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細,根莖橫走,莖直立,單一或有短分枝,上部密被長柔毛。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無柄或近無柄;葉片線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6-10cm,寬8-15mm;先端尖,基部漸窄,邊緣多少向外卷折,兩面及邊緣疏被短柔毛,表面通常無腺點。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常彎向一側呈狼尾狀,長4-6(12)cm,後漸伸長,果時可達30cm;花序軸和花梗均被柔毛;苞片條形,長約6mm;花梗長4-6mm;花萼近鍾形,長約3.5mm,5深裂,裂片長圓形,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呈小流蘇狀;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為花萼的3-4倍;雄蕊5,雄蕊長為花冠的一半,基部連合成筒;雌蕊1。蒴果球形,包於宿存的花萼內。種子多數,紅棕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路旁灌叢或海邊田梗。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含有甙類化合物,甙元為山柰酚(kaemp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1]及生物鹼(alkaloids)[2]。

【性味】苦;辛;性平

【歸經】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利水;解毒消腫。主治月經不調;風濕痺痛;水腫;小便不利;咽喉腫痛;乳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附方】1治月經不調,痛經:紅絲毛、益母草各三錢,月季花、馬鞭草各二錢。水煎服。2治小兒發熱:紅絲毛、灶心土各三錢,白茅根、淡竹葉各二錢。水煎服。3治急性淋巴管炎:鮮紅絲毛適量,搗爛外效。4治咽喉腫痛:鮮紅絲毛、鮮馬兜鈴根各三錢。切碎,加開水適量,搗汁服。5治乳癰:紅絲毛五錢,蔥白七個。酒、水各半煎服。6治痢疾:紅絲毛五錢。水煎服。7治腰扭傷,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紅絲毛二兩。泡酒一斤,5~7天後取服。每次5~10毫升,一日二次。(選方出《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