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牙半支

【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Mǎ Ya Ban Zhī

【別名】馬牙莧(《奇方類編》),醬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鏡》),醬瓣草(汪連仕《採藥書》),醬板豆草(《周益生家寶方》),鐵梗半支、山半支(《綱目拾遺》),佛甲草、半支蓮(《浙江民間草藥》),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藥志》),仙人指甲(《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凹葉景天的全草。夏、秋收采。

【原形態】多年生肉質草本,高10~17厘米。莖下部匍匐,節上生鬚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稜鈍,有槽,平滑。葉對生;倒卵形至倒卵狀匙形,長約1~2.7厘米,先端圓,中間微凹,基部沿莖下伸,成半圓形耳垂,全緣,光滑,表面綠色,中肋基部微凹,頂端不顯,背面中肋處為極細縱溝紋。復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綠色,匙形,長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黃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尖銳;雄蕊10,花絲細長;心皮5,分離,基部微合,胚珠多數。蓇葖果。花期夏秋間。

【生境分佈】生於田野向陽處及山野溪旁岩石上。分佈華東、華中、西南等地。

【性味】

酸,涼。

1《綱目拾遺》:性寒。

2《浙江民間草藥》:味酸,性涼,微毒。

8《四川中藥志》:性涼,味淡,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治癰腫,疔瘡,吐血,衄血,血崩,帶下,瘰疬,黃疸,跌扑損傷。

1《綱目拾遺》:消癰腫,治濕熱,利水和血。治腸癰,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風痺,跌扑,黃疸。擦汗斑尤妙。

2《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熱病,吐血,衄血,下血,紅崩及瘡毒紅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

1治瘡毒紅腫:六月雪、芙蓉葉、魚腥草。共搗絨敷。(《四川中藥志》)

2治吐血,衄血:六月雪同豬肉燉服。(《四川中藥志》)

3治瘰疬:馬牙半支作菜常服。(《綱目拾遺》)

4治淋疾:芝麻一把,核桃一個,石上馬牙莧。共搗爛,滾生酒沖服。(《奇方類編》)

5治水臌:醬瓣草搗,合麝香貼臍眼。(汪連仕《採藥書》)

6治瘧:醬瓣豆草,略洗蒸熟,一日曬乾,不干焙之,每斤配老薑一斤,磨細收貯。一日者一錢,二日者二錢,三日者三錢,酒凋服,服後次酒至醉。(《周益生家寶方》)

7治急痧:醬瓣草陰乾,每服三錢,水煎服。(《綱目拾遺》)

8治狗咬:以酒洗淨瘡口血,搗醬瓣半支罨上。(《綱目拾遺》)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備註】此外,圓葉佛甲草亦同等入藥,與上種的主要區別點為葉的先端鈍圓而不凹。分佈於華東地區。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