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的乾燥成熟種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種子,乾燥。
別名:漏苓子、籐桐子、木鱉
藥性類別:暫未分類
性味與歸經:苦、微甘,涼;有毒。歸肝、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用於瘡瘍腫毒,乳癰,瘰癘,痔漏,干癬,禿瘡。
用法與用量:0.9~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油或醋調塗患處。孕婦慎用。 貯藏:置乾燥處。
臨床應用:
1.驗方:用於支氣管炎。(《穴敷療法聚方鏡》)。白胡椒、桃仁、木鱉子各7粒。]共研成細末,加雞蛋清調勻成膏。貼在足心,男左女右,臥床休息1日,一般1次即有效果。
2.驗方:消炎活血、祛風止癢。適用於手癬。(《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大楓子、木鱉子、防風、紅花、地骨皮、五加皮、荊芥各10克,明礬、皂角各3克,米醋2000毫升。上藥共研粗末,浸入米醋中浸泡1周後,過濾去渣取汁,用其浸泡患手。每日浸泡1--2次。 3.驗方:散血清熱,除癰消痞。適用於肝癌疼痛。(《普濟方》)。木鱉子去殼3克,獨頭蒜、雄黃各1.5克,杵為膏,入醋少許,蠟紙貼患處。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