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Māo Tou
【來源】為貓科動物貓的頭或頭骨。
【性味】
1《綱目》:甘,溫,無毒。
2《陸川本草》:甘酸,微溫。
【功能主治】
治瘰疬,癰疽,惡瘡,痔疾。
1《綱目》:治心腹痛,殺蟲治疳,及痘瘡變黑,瘰疬鼠瘺,惡瘡。
2《陸川本草》:生肌收口,治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為末,2~3錢。外用:燒灰研末調敷。
【附方】
1治瘰疬:貓腦(《聖惠方》作』貓腦骨,炙黃』)、莽草二昧等分。為末,著孔中。(《千金方》)
2收斂癰疽:貓頭一個(鍛研),雞子十個(煮熟,去白,以黃煎出油)。入白蠟少許,調灰敷之,外以膏護住。(《醫方摘要》)
3治對口毒瘡:貓頭骨燒存性研,每服三、五錢,酒服。(《便民食療》)
4治走馬牙疳:黑貓頭燒灰,酒服方寸匕。(《壽域神方》)
5治小兒陰瘡:貓頭骨燒灰敷之。(《綱目》)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