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皮

【出處】出自《海藥本草》

【拼音名】Nan Mu Pi

【英文名】Nanmu Bark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楠木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ebe nanmu (Oliv.) Gamble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洗淨,切段,曬乾。

【原形態】楠木常綠喬木,高達30m。小枝細長,幼時有茸毛或細毛,以後逐漸脫落。葉革質,闊披針形或倒卵形,長4-8cm,寬2-5cm,先端突尖,基部楔形,上面光滑,下面有灰色或褐色茸毛,沿主脈及側脈處尤為顯著。聚傘花序腋生,花形小,色綠;花被盤狀,裂片6,先端尖形。漿果卵圓形,黑色,長1.3cm;果梗有細毛,頂端膨大。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

資源分佈:分佈四川、湖北、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苦;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暖胃和中降逆。主治霍亂吐瀉轉筋;胃冷葉逆;足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海藥本草》:主霍亂吐瀉,小兒吐乳, 暖胃正氣,並宜煎服。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