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Niu Pi
【別名】牛連貼(《滇南本草》)。
【來源】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脾臟。
【性味】《滇南本草》:水牛連貼,性溫,味甘微酸。
【功能主治】
健脾消積。治脾胃失健,消化不良,食積痞滿。
1《本草拾遺》:補脾。
2《滇南本草》:水牛連貼,健腫開胃,消積磨宿食,寬中醒脾,消痞滿、胸脹。
3《韓氏醫通》:黃牛連貼,用朴硝怍脯,消痞塊。
4《綱目》:臘月淡煮,日食一度,治痔瘺。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焙乾研末。
【附方】
1治小兒脾胃不好,或吐或瀉,傷食不思飲食,面黃肌瘦,目無睛光:水牛連貼(新瓦焙黃色)一兩,雞肫皮(焙黃色)一兩。共為末。每服一錢,滾水送下。忌麵食生冷。(《滇南本草》)
2療痔:牛脾一具熟煮,空腹食之盡,勿與鹽醬等。一具不差,更與一具。從旦至未,令盡。(《千金翼方》)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