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Nan Tiān Zhu Ye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Nandina, leaf of Heavenly Bamboo

【別名】竹葉、天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採葉,洗淨,除去枝梗雜質,曬乾。

【原形態】南天竹 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圓柱形,叢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紅。葉互生,革質有光澤;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葉通常為三回羽狀復葉,長30-50cm,小葉3-5片,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聞楔形,全緣,兩面深綠色,冬季常變為紅色。花成大型圓錐花序,長13-25cm,花直徑約6mm,萼片多數,每輪3片,內兩面三刀輪呈白色花瓣狀;雄蕊6,離生,花藥縱裂;子房1室,有2個胚珠,花柱短。漿果球形,熟時紅色或有時黃色,直徑6-7mm,內含種子2顆,種子扁圓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疏林及灌木叢中,多栽培於庭院。

資源分佈:分佈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貴州等

【性狀】性狀鑒別 二至三回羽狀復葉,最末的小羽片有小葉3-5枚;小葉橢圓狀披針形,長3-10cm,寬0.5-1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或紅色。革質。氣微,味苦。

【化學成份】南天竹葉含微量木蘭花鹼(magnoflorine),嫩葉含維生素C,南天竹氰甙(nandinin),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南天竹甙(nantenoside)A、B。

【性味】苦;性寒

【歸經】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瀉火;解毒。主治肺熱咳嗽;百日咳;熱淋;尿血;目赤腫痛;瘡癰;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爛塗敷。

【各家論述】

1.《廣西中藥志》:治目赤腫痛,瘧疾,跌打。

2.《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