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Nan Suān Zǎo
【別名】五眼果(《廣西中草藥》),山棗(《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人面子、山棗子(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的鮮果或果核。鮮果:冬初采收。果核:取果實堆放發酵,使果肉腐爛,然後洗淨、曬乾。
【原形態】形態詳五眼果樹皮條。
【性味】
1《廣西中草藥》:味酸澀,性寒。
2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1《廣西中草藥》:鮮果,消食滯,治食滯腹痛。果核,清熱毒,殺蟲收斂。治湯火傷。
2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果核,醒酒解毒。治風毒起疙瘩成瘡或瘍痛。
【用法用量】內服:鮮果:嚼食,2~3枚。果核:煎湯,5~8錢。外用:果核鍛炭研末調敷。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