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Nan She Tenɡ Gēn
【來源】為衛矛種植物南蛇籐的根,8~10月采,洗淨泥土,曬乾。
【生境分佈】產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狀】乾燥根呈圓柱形,細長而彎曲,有少數鬚根,外表棕褐色,具不規則的繳皺。主根堅韌,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纖維性;鬚根較細,亦呈圓柱形,質較脆,有香氣。以質干、栓皮厚者為佳。
【化學成份】含南蛇籐醇。
【藥理作用】從甫蛇籐根皮中提出一種紅色結晶,體外能抑制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普通變形桿菌、大腸桿菌;對吉田肉瘤亦有抑制效力,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數致死量為30~60毫克/公斤。
【炮製】用水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曬乾。
【性味】《常用中草藥配方》:微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勝濕,行氣散血,消腫解毒。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痧氣嘔吐腹痛,癰疽腫毒。
1《植物名實圖考》:行血氣。治無名腫毒。
2《泉州本草》:治風濕性關節炎,神經衰弱,失眠,心悸,哮喘。
3江西《中草藥學》:治夏季發痧,嘔吐腹痛,多發性膿腫,附骨疽。
4《常用中草藥配方》:散血通經,祛風濕,強筋骨,消炎解毒。治風濕筋骨疼,腰腿痛,骶骨損傷,多發性膿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敷。
【附方】
1治風濕性關節炎:南蛇籐根一兩和豬腳一個,合水、酒各半燉食。(《泉州本草》)
2治風濕骨痛:南蛇籐根十兩,凌霄籐十兩,石南籐五兩,八角楓根三兩,千年健二兩。浸米燒酒十斤,兩周後去渣,澄清。每次五錢至一兩,一日服二次。(《常用中草藥配方》)
3治腰痛,骶骨傷損,背癰,多發性膿腫:南蛇籐根七錢,鴨兒芹七錢,台灣萵苣三錢。水煎,一日分三次服。(《常用中草藥配方》)
4治流注,附骨疽:南蛇籐根一兩煎服;根皮研末醋調敷。(江西《中草藥學》)
5治夏季發痧,嘔吐腹痛:南蛇籐根五錢,青木香三錢。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6治蝮蛇咬傷:南蛇籐根莖一兩。水煎,二次分服;並以南蛇籐葉,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口嚼,敷傷處周圍。(《常用中草藥配方》)
7治五步蛇(又名白花蛇)咬傷:南蛇籐根三錢,蘿藦根三錢,杏香兔耳風二餞,龍膽草二錢。水煎服;並用杏香兔耳風葉、仙茅、青木香、萱草根、烏桕葉、半邊蓮(均用鮮品),搗爛,醋調敷患處。(《常用中草藥配方》)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