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菜

【出處】《救荒本草》

【拼音名】Penɡ Zǐ Cai

【別名】鐵尺草,月經草(《四川常用中草藥》),黃牛尾(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黃米花。柳夫絨蒿、疔毒蒿、雞腸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蓬子菜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莖粗短,根粗長而彎曲,帶木質。莖多數,叢生,直立,基部亦帶有木質,四稜形,嫩時有柔毛。葉6~10枚輪生,狹線形,長1~5厘米,寬1~1.5厘米,上面嫩時有毛疏生,邊緣向外反捲,下面有柔毛,中脈隆起。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叢,序梗有灰白色細毛;萼筒全部與子房癒合;花冠筒極短,裂片4,逕約2毫米,淡黃色;雄蕊4,伸出;子房2室,花柱2,柱頭頭狀。雙懸果二,扁球形,逕約1.8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草叢及荒土中。分佈我國東北、西北至長江流域。

【化學成份】全草含喇叭茶甙、芸香甙、車葉草甙、綠原酸。揮發油中含甲基香莢蘭醛、向日葵素。根含茜黃櫻草糖甙、偽紫茜素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全草有利膽作用。新鮮植物之液汁或煎劑,外用可治皮疹。

【性味】

1《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苦,寒。

2《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淡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行血,止癢。治肝炎,喉蛾腫痛,療瘡癤腫,稻田皮炎,蕁麻疹,跌打損傷,婦女血氣痛。

1《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消腫祛瘀,解毒止癢。治急性蕁麻疹,瘡癤疔毒。

2《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行血,散瘀。治喉痺腫痛,跌打損傷,骨折,婦女血氣痛,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熬膏塗。

【附方】

1治傳染性肝炎:蓮子菜一兩,茵陳一兩。板藍根五錢。水煎服,一日一劑。(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2治稻田皮炎:鮮蓬子菜二斤,黃柏五錢。蓮子菜加水九斤熬,過濾,加黃柏粉再熬,製成一斤膏,外塗周部。(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備註】本植物的根在江蘇,陝西某些地區有作茜草使用。參見茜草根條。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