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民間方藥集》
【拼音名】Panɡ Xue Tenɡ
【別名】毛血籐、雲鉤蓮、百解藥(《貴州民間方藥集》),蕎葉細辛(《貴州草藥》)。
【來源】為蓼科植物牛皮消蓼的根。夏、秋採挖。
【原形態】一年生蔓生草本。莖細長,被淡黃色柔毛。葉互生;葉片心狀箭形,長4~6厘米,寬4~5.5厘米,先端尖銳,基部箭形,全緣,兩面被柔毛;葉柄長,被柔毛;托鞘短簡狀,膜質。穗狀花序腋生;花小,綠白色。
【生境分佈】生於山野路旁。分佈貴州、雲南、四川、湖北、陝西。
【性味】
1《貴陽民間藥草》:酸澀,微寒,無毒。
2《貴州草藥》:辛澀,涼。
【功能主治】
健胃,止咳。治胃痛食脹,肺癆咳嗽,吐血,百日咳,風濕痛。
1《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心氣痛,胃氣痛,消膈食飽脹。
2《貴陽民間藥草》:斂肺,止咳,止血。治肺癆,止胃痛。
3《貴州草藥》:健胃,止咳,鎮痛,解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1治肺癆咳嗽、吐血:生胖血籐(去粗皮和木心)二兩。燉豬肉吃。(《貴陽民間藥草》)
2治勞弱咳嗽:胖血籐五兩,冰糖四兩,胡椒四錢。泡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三錢。(《貴陽民間藥草》)
3治百日咳:毛血籐三錢,鹿啣草二錢。煎水服。(《貴州草藥》)
4治胃脘痛:一干胖血籐根五錢,蒸燒酒四兩。每服藥酒一兩。二胖血籐、穿心蓮各五錢。煎水服,連服數次。(《貴陽民間藥草》)
5治風濕:胖血籐、透骨香各一兩。泡酒一斤。每服藥酒一兩。(《貴陽民間藥草》)
6治陰瘡久不收口:毛血籐,搗爛敷患處。(《貴州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