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Qiān Jīn Ba

【別名】土黃雞、金雞落地(《植物名實圖考》),老鼠尾、透地龍、牛大力、千里馬、牛頓頭(《嶺南採藥錄》),吊馬樁,千斤吊、釘根藜、箭根、一條根、土黃耆(《江西中醫藥》(10):64,1957),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牛尾蕩(《南寧市藥物誌》)。

【來源】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根。秋後採挖,洗淨,切段,曬乾。

【原形態】直立或披散亞灌木,高1~2米。根系向下直伸,長1米許。幼枝有稜角,披白柔毛。葉互生;3出復葉;托葉2片,三角狀,長約1厘米,具疏茸毛;葉柄長2~3厘米,被長茸毛;小葉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先端略鈍,有時具小銳尖,全緣,基部在葉背邊緣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長茸毛;小托葉2片,線形。花兩性,腋生,短總狀花序稠密;花梗長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針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長;花冠略長於萼,粉紅色,旗瓣禿淨,圓形,基部白色,外有縱紫紋;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龍骨瓣2片,基部淺白色,前部互相包著雌雄蕊;雄蕊10,兩體,花藥黃色,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莢果長8~10毫米,逕約5毫米。種子2枚,圓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佈】生長於山坡草叢中。分佈福建、台灣、廣西、廣東、湖北、貴州、江西等地。產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性狀】乾燥根呈圓錐形,長15~30厘米,根頭部較膨大。外表棕紅色,有明顯皮孔。皮部易剝落。商品多切成長約3~7厘米的斜片狀。質堅硬,斷面白色,粉性,呈菊花心。

【性味】

甘辛,溫。

1《嶺南採藥錄》:味辛,性溫。

2《南寧市藥物誌》:甘,平,無毒。

3《福建中草藥》: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消瘀解毒。治風濕痺痛,慢性腎炎,跌打損傷,癰腫,喉蛾。

1《植物名實圖考》:補氣血。

2《嶺南採藥錄》:祛風去濕。治手足痺痛,腰部風濕作痛,理跌打傷,能舒筋活絡。

3《南寧市藥物誌》:壯筋骨,去瘀積。治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酸軟無力,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磨汁塗或研末調敷。

【附方】

1治風濕筋骨痛及產後關節痛:千斤拔每次七錢至一兩,同豬蹄一隻,以酒、水各半燉爛,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2治慢性腎炎:千斤拔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3治咳嗽:千斤拔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4治跌打損傷:千斤拔七錢至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醫藥》(10):64,1957)

5治婦人白帶:千斤撥七錢至一兩,同豬精肉二、三兩,寬水同燉,去渣,食肉及湯。(《江西中醫藥》(10):64,1957)

6治黃腫:千斤拔一兩,酒磨服。

7治喉蛾:千斤拔研細末,吹入喉內。

8治腫毒:千斤拔,酒磨搽患處。(6方以下出《湖南藥物誌》)

9治牙痛,牙癰:千斤拔一至二兩,蜂房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十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處。(《湖南藥物誌》)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