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Qiān Lǐ Guānɡ
【別名】千里及、九里明、九領光、一掃光
【來源】本品為菊科千里光屬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蔓性草木,長2~5米。根狀莖圓柱形,土黃色,下生多條粗壯根及少量鬚根。莖圓柱形細長,曲折稍呈之字形上升,上部多分枝,有毛,後漸脫落。葉橢圓狀或卵狀披針形。秋季開花,頭狀鬍鬚生於枝端,成圓錐狀傘房花叢。瘦果圓筒形,長約3毫米,有細毛;冠毛長約7毫米,白色。
【性味】苦,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清肝明目。用於風火赤眼,瘡癤腫毒,皮膚濕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
【用法用量】五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鮮全草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
【備註】
(1)千里光副作用小,僅對個別病人服藥後有噁心,食慾減退,大便次數增多等現象。極少數病人可發生過敏性藥疹,應用抗過敏藥物即可好轉。
(2)對於瘡癤腫痛,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等藥同用;治皮膚濕疹瘙癢,可用鮮草洗淨,搗爛取汁外塗;用治細菌性痢疾,可與金銀花或小青草配合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