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Qi Dai
【英文名】omphalo;belly band, umbilical cord
【別名】坎氣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人科初生健康嬰兒的臍帶。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mbilical cord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細長條狀,長10-15cm,直徑約0.5cm,淡黃色或黑棕色,半透明,對光袖之,內有2根動脈管和1根靜脈管。質堅韌,不易折斷。氣微腥。
【藥理作用】臍帶激素對雌性幼小鼠有促進發情期的作用,使子宮、卵巢肥大,子宮粘膜肥大增殖;對去勢小鼠也有此作用。對幼小、去勢或摘除腦下垂體前葉的家兔靜脈注射臍帶激素,可使內生殖器組織肥大和增殖,故認為有性激素樣作用。本品對蛙、小鼠及家兔有麻痺作用,特別對兔,用大劑量時能迅速降低血壓,產生痙攣,最後呼吸麻痺而死亡。對蛀後肢、兔耳血管有擴張作用,對離體蛙心及蛙骨胳肌有麻痺作用,對兔腸管及子宮則為興奮作用。臍帶提取物其作用與臍帶激素大體相似。
【炮製】將臍帶洗漂乾淨。用銀花、甘草煎汁加黃酒和臍帶同煮,沸後取出,烘乾。(每20條臍帶用銀花、甘草各1錢,清水1斤煎汁,入黃酒1兩)
【性味】味甘;鹹;性溫
【歸經】心;肺;腎經
【功能主治】益腎;納氣。主治腎虛喘咳;虛勞贏弱;氣血不足;盜汗久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條;入丸、散,1-3g。
【附方】1治陰陽兩虛,精神氣血皆傷,虛危之候:坎氣(炙末)一兩,人參一兩,熟地二兩,枸杞二兩,人乳粉二兩。上為末,酒釀白蜜煉作丸,桐子大。每服二錢,米飲下。(《醫級》坎氣丹)2治三陰久瘧:臍帶九枚(燒存性),於白朮二兩,人參五錢。焙乾俱為末,入童便煮附子一兩,搗膏和丸梧子大。每早服三錢。(《本草匯言》)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主瘧,燒為灰,飲下之。
2.《綱目》:解胎毒,敷臍瘡。
3.《本草匯言》:補腎命,解胎毒,化痘毒。
4.《本草通玄》:充養血氣。
5.《飲片新參》:治虛勞,納腎氣,定喘咳,斂汗。
6.《本草經疏》:臍帶,《本經》以之治瘧者,應是久瘧虛寒之甚,借其氣以補不足也。
7.《醫林籬要》:臍帶補益血氣,得人氣之餘故也。小兒贏弱及痘瘡不起,用此煎湯服之,亦頗見效。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