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草

【出處】《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Shū Jīn Cǎo

【別名】千金籐(《四川中藥志》),燈籠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青筋籐、毛伸筋(《廣西植物名錄》),吊壁伸筋草、伸筋草、燈籠勾(《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石子籐石松的全草。全年可采,但以9月後采帶有孢子囊者為佳。

【原形態】多年生攀援草本,長可達4米。主莖下部有葉疏生,葉鑽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膜質,灰白色,向上的葉較小,綠色,厚革質,有早落的膜質尖尾。營養枝多回二又分枝,末回小枝纖細,下垂,扁平,葉三列,兩列較大,貼生小枝的一面,三角形,另一列的葉較小,貼生於小枝的另一面的中央,刺狀。孢子枝從營養枝基部下側的有鱗片狀葉的芽抽出,多回二叉分枝,末回分枝頂端各生孢子囊穗一個。孢子囊穗圓柱形,多少下垂;孢子葉闊卵圓三角形;孢子囊近圓形。9月孢於成熟。

【生境分佈】生長於森林邊緣及灌木叢中。分佈華南、西南及湖北、湖南、福建、台灣等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溫,味微甜,無毒。

【功能主治】

1《四川中藥志》:能舒筋活血。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月經不調及腳轉筋。

2《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舒筋活絡,消炎除濕。主治夜盲症,盜汗,風濕腰痛,小兒外感發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

【附方】

1治筋骨受傷後不能屈伸:舒筋草配豬筋燉服。(《四川中藥志》)

2治小兒盜汗:伸筋草、麥稈,煮水外洗。(《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備註】同屬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在四川亦作舒筋草用。參見過江龍條。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