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南寧市藥物誌》
【拼音名】Shān Gě Shǔ
【別名】山蘿蔔(《南寧市藥物誌》)。
【來源】為豆科植物韓氏蝶豆的塊根。4月采。
【原形態】
韓氏蝶豆,又名:立蝶豆、山崗莢、白花蝶豆、假沙葛。
亞灌木狀草本,高30~50厘米。具紡錘狀塊根。莖直立,幼時被緊貼的毛。羽狀復葉,具極短的柄;托葉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被疏毛,有縱脈紋;小葉3枚,近革質,矩圓形,頂生小葉長7~9厘米或過之,寬2~5.5厘米,兩端均略鈍或先端具銳尖頭,上面禿淨,下面被緊貼的銀灰色絲毛;小托葉線狀錐尖。花腋生,成對或為極短的總狀花序;苞片卵形,小苞片卵狀矩圓形,均被琉長毛及有線條;萼長15~18毫米,被疏長毛及粉狀微毛,具明顯的縱脈多條,5裂,裂片披針·形,長尖,長為全萼之半;花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3厘米,旗瓣外被粗毛。莢果具短柄,線狀矩圓形,長4~7厘米,禿淨,有喙,稍扁平。花期夏季。
【生境分佈】生於沙土山坡。分佈廣東、廣西。
【性味】《南寧市藥物誌》: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消腫拔毒。治老年慢性氣管炎,瘡腫。
1《南寧市藥物誌》:消腫拔毒,殺蟲,治毒瘡。
2《廣西藥植名錄》:解毒,拔膿,消腫,治瘡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每日2劑)。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山崗莢塊根3錢,煎服,亦可製成糖漿服用,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共治505例,一療程後近期控制178例(35.3%),顯效146例(28.9%),好轉149例(20.6%)。延長療程,療效可有所提高。據觀察,少數病人在服藥後有頭暈及腹痛、腹瀉等胃腸症狀,一般不需處理,可自行消失。治療過程中曾進行血象檢查,發現白細胞有不同程度下降,紅細胞總數有所增高,血紅蛋白無明顯變化。心電圖檢查提示藥物對心肌無損害。服藥後呼吸、脈搏有不同程度減慢,心律、心率、血壓無明顯改變。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