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Shuǐ Dao Qīnɡ
【別名】狹葉榕、水邊柳、百了草、假檳榔、細葉水榕樹、小號牛奶仔、小號鐵牛入石、牛奶泡、竹葉牛奶子、竹葉牛奶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竹葉榕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cus stenophylla Hemsl.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間采收,洗淨,切片,晾乾。葉亦鮮用。
【原形態】直立小灌木,高1-3m。小枝初時被毛,干後呈紅褐色,粗糙,節間短。葉互生;葉柄長3-7mm,被毛;托葉披針形,紅色,近無毛,長8mm;葉片紙質,線狀披針形,長5-13cm,寬8-16m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圓形,上面略有光澤,下面有小凸點,干後通常紅褐色,全線;側脈7-17對,纖細,網脈下面明顯。花序托卵球形,表面稍具稜紋,直徑7-8mm,成熟時呈深紅色,頂部臍狀突起,基生苞片三角形,宿存,炳長2-6mm;雄花和癭花著生於同一花序托內壁,雄花著生近口部,花被片3-4,雄蕊2,少有3;瘦花花被片3-4,子房退化,花柱極短,側生;雌花生於另一植株花序托中,花被片4,少有5枚,條形,先端鈍。子房倒卵形,花柱側生。瘦果近球形,先端具稜。花期4-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溪旁潮濕處或山坡路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味】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祛風除濕;活血消腫;安胎;通乳。主治咳嗽胸痛;風濕骨痛;胎動不安;腎炎;乳癰;瘡癤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補氣潤肺,祛痰止咳,行氣活血。治跌打腫痛,風濕骨痛,婦女缺乳,五勞七傷,咳嗽胸痛。
2.《雲南中草藥》:補腎安胎。治胎動不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