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Shī Zi Qī
【別名】澀疙瘩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狹葉紅景天的根莖及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狀莖粗壯,塊狀而多分叉。莖圓形,直立,單一或叢生,黃綠色。單葉互生,螺旋狀排列;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6厘米,寬2~5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疏鋸齒,或凡為全緣,基部漸狹,下延,無柄;至基部葉片漸小,呈鱗片狀,卵狀披針形至卵狀三角形。花雌雄異株;聚傘花序頂生,密集成頭狀;花小,黃綠色;萼片4~5,披針形;花瓣4~5,條狀倒披針形;雄蕊8~10;雌蕊4~5,離生。蓇葖果披針形,長7~8毫米,先端鳥喙狀。種子極細,線狀披針形,灰棕色。
【生境分佈】生於山地多石草地。分佈雲南、四川、陝西至新疆,東至河北。
【性狀】根莖塊狀,不規則,逕3~6厘米,表面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甚多芽眼突起,栓皮薄而皺縮,易脫落;質硬,芽眼處較松,斷面紫棕色,有多數孔隙,呈海綿狀。根部較細,質硬,不易破碎,斷面圓形,紅棕色,中有多數淺色花紋。氣微,味酸澀而苦。
【性味】澀,溫。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破堅,消積,止瀉。治跌打損傷,腰痛,吐血,崩漏,白帶,月經不調,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
【附方】治吐血,崩漏,痢疾:獅子七、硃砂七、蠍子七、索骨丹、石榴皮各二錢。水煎服,隨症加減。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