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Shi La Honɡ
【別名】月月紅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天竺葵的花,夏、秋采,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莖肉質,基部木質,多分枝,全體有細毛和棘毛,揉之有魚腥氣味。葉互生,圓腎形,基部心臟形,直徑約5~10厘米,邊緣波狀淺裂,上面有暗紅色馬蹄形環紋,托葉闊三角形或闊卵形。花序為一有總苞的傘形花序,頂生;花多數,中等大,未開前,花蕾柄下垂;花瓣鮮紅色,粉紅色、白色,下面3片較大。蒴果成熟時5瓣開裂,由果瓣向上捲曲。花期春、夏間。
【生境分佈】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澀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治中耳炎,用花搾汁滴耳。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