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Shuǐ Yanɡ Zhī Ye
【來源】為楊柳種植物紅皮柳的枝葉。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水楊根條。
【性味】《唐本草》: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久痢,癰腫瘡毒。
1《唐本草》:主久痢赤白,搗水絞取汁,服一升,日二。
2《綱目》:主癰腫、痘毒。
3《醫林纂要》:瀉火毒,宣毒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煎水熏洗。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出處】《綱目》
【拼音名】Shuǐ Yanɡ Zhī Ye
【來源】為楊柳種植物紅皮柳的枝葉。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水楊根條。
【性味】《唐本草》: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久痢,癰腫瘡毒。
1《唐本草》:主久痢赤白,搗水絞取汁,服一升,日二。
2《綱目》:主癰腫、痘毒。
3《醫林纂要》:瀉火毒,宣毒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煎水熏洗。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