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

【出處】《開寶本草》

【拼音名】Shǐ Jūn Zǐ

【別名】留求子(《南方草木狀》),史君子(侯寧極《藥諾》),五梭子(《藥材資料彙編》),索子果(《南寧市藥物誌》),冬均子、病柑子(《中藥材手冊》)。

【來源】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9~10月間種子成熟,果皮變紫黑色時採摘,曬乾或用微火烘乾,即為使君子,一稱殼君子。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原形態】

籐狀灌木,嫩枝幼葉具黃色柔毛。葉對生,長圓形或長圓妝披針形,長4.5~15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略呈心臟形,全緣,老葉下面,尤以葉脈及邊緣處存留柔毛;葉柄長5~15毫米,下部有關節。葉落後關節以下部分成為棘狀物;穗狀花序生於枝條的頂端,下垂,略有芳香;每花下具有苞片1枚,披針形或線形,脫落性;萼筒細管狀,伸出於子房上,長約6厘米,先端5裂齒,短三角形,有柔毛及腺毛;花瓣5,長圓形或倒卵形,長約1厘米,先端圓,基部寬楔形,與萼齒互生,蕾呈紫紅色,而被覆蓋的1/2部分呈白色,開放後漸轉紫紅色;雄蕊10,排成上下兩輪,花絲著於萼筒,上輪5枚外露;雌蕊1,子房下位,圓柱狀紡錘形,有5縱枝,具柔毛及腺毛,花柱細長,外露,下部與萼筒合生,柱頭短。果實橄欖狀,長2.5~4厘米,黑褐色或棕色,有5稜。花期5~9月。果期6~10月。

本植物的根(使君子根)、葉(使君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佈】生於平原灌木叢或路旁。分佈福建、台灣、廣西、江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及廣東海南島等地。主產四川、廣東、廣西。此外,福建、江西、雲南、貴州等地亦產。

【性狀】乾燥果實長卵形或橢圓形,具5條縱稜,兩端尖,形如稜狀,長2.5~4厘米,直徑1.5~2厘米。外殼黑褐色或紫黑色,平滑,微有光澤;質堅硬,體輕,不易折斷。切斷面五角星形,稜角部皮較厚。內藏種子一粒。種仁狹紡錘形,長1.8~2.6厘米,直徑0.6~1厘米。種皮灰白色,有黑灰斑塊,質薄,易剝離而露出黃色的子葉,表面有多數縱皺紋。子葉2片,肥厚,邊緣不整齊,胚根不明顯。氣微香;炒熟後較顯著,味淡。以個大、顆粒飽滿、種仁色黃、味香甜而帶油性者為佳。

【化學成份】種子含使君子酸鉀,並含脂肪油20~27%。油中含油酸48.2%、棕樹酸29.2%、硬脂酸9.1%、亞油酸9.0%、肉豆蔻酸4.5%、花生酸、甾醇。種子尚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戊聚糖、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生物鹼如N-甲基煙酸內鹽、脯氨酸等。果殼也含使君子酸鉀。花含矢車菊素單糖甙。

【藥理作用】

1驅蟲作用

在體外試驗中,使君子對豬蛔、蚯蚓、螞蝗均有較強的驅除效能,並認為早年報告使君子無驅蟲效力,乃因藥品過於陳舊之故。用豬蛔首部描記法,證明使君子仁的提取物,在體外確有麻痺豬蛔首部的作用。並證明其有效成分為水溶性,甲醇中亦溶之,石油醚不溶,氯仿及純乙醇似亦不溶。至於其驅蟲有效成分究是何物,尚有爭論。早期有人多方證明使君子對蚯蚓的作用可由其中所含之鉀鹽說明之,但鉀鹽對豬蛔並無作用,以蚯蚓作驅蟲試驗,實不可靠。曾從使君子中提取使君子酸鉀,認為系驅蟲的有效成分,但遭到懷疑,因為一則僅在蚯蚓身上有效,二則使君子酸的鈉鹽即使對蚯蚓也並無作用。後來試驗使君子酸鉀在玻管中對整體豬蛔有抑制現象,但作用較弱。在臨床試驗中,亦證明使君子酸鉀的驅蛔能力與新鮮使君子仁的效力相近,而遜於山道年。亦有報告其中所含的吡啶與驅蟲作用有關。另報告使君子固定油與蓖麻油混合劑對動物與人排蟲率高,且無顯著副作用(如呃逆、嘔吐)。

2其他作用

使君子粉劑對自然感染的鼠蟯蟲病有一定的驅蟯作用。與百部粉劑合用,效力較單用時好,且對幼蟲亦稍有作用。水浸劑(1:3)在試管中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某些抑製作用。

【炮製】使君子仁:除去外殼,取淨仁。炒使君子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香氣,取出,放涼。

【性味】

甘,溫。有毒。

1《開寶本草》:味甘,溫,無毒。

2《本草正》:味甘,氣溫,有小毒。

【歸經】

入脾、胃經。

1《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胃二經。

2《本草新編》:入脾、胃、大腸。

3《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

【功能主治】

殺蟲,消積,健脾。治蛔蟲腹痛,小兒疳積,乳食停滯,腹脹,瀉痢。

1《開寶本草》:主小兒五疳,小便白濁,療瀉痢。

2《綱目》:健脾胃,除虛熱。治小兒百病瘡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注意】

服藥時忌飲熱茶。大量服用能引起呃逆、眩暈,嘔吐等反應。

1《綱目》:忌飲熱茶,犯之即瀉。

2《本草經疏》:忌食熱物。

3《本草匯言》:脾胃虛寒之子,又不宜多用,多食則發呃。苟無蟲積,服之必致損人。

【附方】

1治小兒蛔蟲咬痛,口吐清沫:使君子(去殼)為極細末,用米飲調,五更早空心服。(《補要袖珍小兒方論》使君子散)

2治小兒疳蛔:使君子十個(瓦上炒,為末),甘草(膽汁浸一夕)、白蕪荑各一分,苦楝子五個(炮,去核)。上末之,每服一錢,水煎服。(《幼科準繩》使君子散)

3治小兒五疳,脾胃不和,心腹膨脹,時復疞痛,不進飲食,漸致羸瘦:厚樸(去皮,薑汁炙)、陳皮(去白)、川芎各一分,使君子仁(浸,去黑皮)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皂子大。三歲以上一粒,三歲以下半粒,陳米飲化下。(《局方》使君子丸)

4治小兒痞塊腹大,肌瘦面黃,漸成疳疾: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錢。為末,水丸龍眼大。每以一丸,用雞子一個破頂,入藥在內,飯上蒸熱,空心食。(《簡便單方》)

5治黃病愛吃生米、茶葉、桴炭、泥土、瓦屑之類:使君子肉二兩(切碎,微炒),檳榔二兩,南星三兩(俱用薑汁拌炒)。共為末,紅曲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烏梅,花椒湯送下。(《萬病回春》)

6治蟲牙疼痛:使君子煎湯,頻漱。(《瀕湖集簡方》)

7治頭瘞面瘡:使君子仁,以香油少許,浸三、五個,臨臥時細嚼,香油送下,久而自愈。(《普濟方》)

8小兒脾疳。用使君子、蘆薈,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9小兒痞塊(腹大,肌瘦而黃,漸成疳疾)。用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錢,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龍眼大。每取一丸,放入一個破了頂的雞蛋中,飯上蒸熟,空心服。

十蛔蟲病。用使君子為末,五更時以米湯調服一錢。

⑾小兒虛腫(頭面、陰囊都有浮腫)。用使君子一兩,去殼,加蜜五錢炙炙藥,研細。每服一錢,飯後服,米湯送下。

⑿蟲牙疼痛。有使君子煎湯頻嗽。

【各家論述】

1《綱目》:凡殺蟲藥多是苦辛,惟使君、榧子,甘而殺蟲,亦一異也。凡大人小兒有蟲病,侵晨空腹食使君子仁數枚,或以殼煎湯嚥下,次日蟲皆死而出也。或雲七生七煨食亦良。此物味甘氣溫,既能殺蟲,又益脾胃,所以能斂虛熱而止瀉痢,為小兒諸病要藥。

2《本草經疏》:使君子,為補脾健胃之要藥。小兒五辯,便濁瀉痢及腹蟲,莫不皆由脾虛胃弱,因而乳食停滯,濕熱瘀塞而成。脾健胃開,則乳飲自消,濕熱自散,水道自利,而前證俱除矣。不苦不辛,而能殺疳蛔,此所以為小兒上藥也。

3《本草正》:使君子,凡小兒食此,亦不宜頻而多,大約性滑,多則能傷脾也。但使君子專殺蛔蟲,榧子專殺寸白蟲耳。

4《本草正義》:使君子,甘溫是溫和之溫,殊非溫燥可比,故能助飲食之運化,而疏導腸中積滯,且富有脂液,所以滑利流通。《開寶》所謂小便白濁者,即指疳積症而言。凡小兒腹膨有積,每每小便如粉漿,此蓋腎中輸尿之路,分洩不清,即以飲食所化之精液,併入小溲而出,所見最多,非大人之赤白濁,不可誤認。又謂其主瀉痢,亦是疳積中之一症,惟其消化失職,以致大便改常,或為洩瀉,或為積滯,此物又能助消化,且去積滯,故並治之,即瀕湖所謂能益脾胃,除虛熱,治小兒百病之意也。

【臨床應用】

1治療蛔蟲病

使君子用於驅蛔,近代作了較多觀察,但結果不盡一致。據數十例至數百例的報告,服藥後的排蟲率自30左右至86%不等,大便複查蟲卵陰轉率一般約在30~40%上下,但亦有低至15.4%的。有人認為服藥後多數患者蛔蟲不能1次驅淨,有重複用藥的必要;但也有指出,反覆用藥並無多大裨益。用法:使君子仁(生仁或炒至香脆)嚼碎吞服,或然干研末開水送服,亦可製成煎劑服用。每日1決於空腹時或食後2小時左右服下,或每日2~3次分服,或連服2~3日。部分病例服後曾加服瀉劑。劑量:有按每歲1粒服用的,有按每歲1克或每歲加1克(例如2歲為3克,3歲為4克,余類推)給藥的,有按每公斤體重0.5克計算為1日量的,亦有按年齡大小給服5~10克不等的。但似以1歲1克或1歲加1克,最高量不超過10或16克;及按年齡大小給服10克(12歲以下)或20克(13歲以上)者效果較好。療效高低與用法、劑量等有一定關係。煎劑效果不及原藥吞服高,但副作用則較小。1次頓服較分次服用效果為佳。連服2日或3日並不比單次服用的療效顯著。劑量與療效成一定的正比關係,用量小的(如1歲1粒)較用量大的(如1歲1克)療效為低,副作用也較小。加服瀉劑有謂可增加效力,但亦有認為易引起嘔吐反應,無加用必要。副反應:最常見的為呃逆,其次為頭暈、頭痛、腹痛、腹瀉等。一般均較輕微,可自行消失。

2治療蟯蟲病

將使君子仁炒熟,於飯前半小時嚼食。小兒每日3~15粒,,成人15~30粒,分3次服。連服15天為一療程,隔1月再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