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本草拾遺》;石鮅魚,出南海方山澗中。長一寸,背裡腹下赤,南人取之作鮓。
【拼音名】Shi Bi Yu
【英文名】pale chub
【別名】桃花魚、雙尾魚、紅翅子、七色魚、鱲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寬鰭鱲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acco platypus(Schlegel.)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淨,鮮用。
【原形態】寬鰭鱲魚,休長而側扁,腹部圓。體長約18cm。頭短,吻鈍。口斜端位,下頜稍短於上頜。唇厚,無須。眼較小,下嚥齒3行,頂端尖,略彎。鱗片較大,略呈長方形,腹鰭基部有一延長的腑鱗。側線在腹鰭處向下彎曲,側線鱗41(8/3)50。背鰭2,7,起點與腹鰭起點相對,胸鰭1,13-15,長而末端接近或達腹鰭起點。腹鰭1,8。臀鰭3,8-9。尾鰭分叉較深,下葉稍長於上葉,背部黑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兩側各有12-13條垂直的黑色條紋,條紋間有不規則的粉紅色斑點。腹鰭淡紅色。胸鰭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尾鰭灰,尾鰭後緣呈黑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水流較急、底質為砂石的淺灘。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生殖季節4-6月。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中上游、黑龍江、珠江流域及台灣。
【化學成份】寬鰭鱲含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乙酰膽鹼(acetylcholine),芬妥胺(phentolamine)。烘乾的寬鰭鱲含12種揮發性成分。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經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主治瘡癤;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或焙研撒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