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Shuǐ Liǎo Gēn
【來源】蓼科植物水蓼的根,秋季開花時采收。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水蓼條。
【化學成份】含鐵0.42~O.64%,還含蒽醌葡萄糖甙、黃酮類、酚性成分、甾醇、揮發油。
【藥理作用】醇提取液100毫克/公斤,對大鼠有抗著床作用。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
除濕,祛風,活血,解毒。治痢疾,洩瀉,皖腹絞痛,風濕骨痛,月經不調,皮膚濕癬。
1《貴州民間藥物》:調經,生血行血。
2《本草推陳》:治腸炎,痢疾,腸紅便血。
3《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治風濕骨痛。
4《廣西中草藥》:洗皮膚濕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炒熱敷。
【附方】
1治絞腸痧:水蓼根五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2治痢疾:水蓼根一兩,同米五錢炒黃,去米,用水適量煲成一碗,一日作兩次分服。(《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3治風濕骨痛:一水蓼根二兩,同豬粉腸三兩煲熟,用酒少許沖服。(《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二紅辣蓼根二兩,小葉榕樹葉一兩。用酒炒熱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4治血氣攻心,痛不可忍:蓼根細銼,酒浸服之。(《斗門方》)
5治月經不調:水蓼根一兩,當歸五錢。泡酒服。(《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